试论俄、汉语“开始”和“结束”范畴的对立统一
发布时间:2021-03-14 08:54
"开始"和"结束"总是相伴而行,既具有极强的对立色彩,又相互关联、彼此映衬。它们构成了二元对立的统一体。从语义、形式和观念等方面审视俄汉语"开始"和"结束"范畴二元对立统一关系,可为发现两种语言中更多具有二元对立统一关系的语义范畴提供些许思路和方法借鉴,在此研究基础上挖掘出更多类似的语义范畴,并将在此研究过程中汲取到的新研究范式扩大到更多对立或非对立的语义范畴中去。
【文章来源】: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0(02)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 关于二元对立统一
二、 “开始”和“结束”在语义上的对立统一
第一,二者都具有界限性。
第二,二者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
第三,二者都具有动态性。
三、 “开始”和“结束”在形式上的对立统一
四、 “开始”和“结束”在观念上的对立统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俄语中“开始”范畴的语义本质及类型[J]. 袁琳.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16(01)
[2]俄语动词前缀的语义阐释[J]. 孙淑芳. 外语教学. 2012(06)
[3]二元对立视角的俄汉语义范畴对比研究之思考——兼谈空间和时间的二元对立统一关系[J]. 姜宏,赵爱国. 外语学刊. 2009(01)
[4]论俄语的不确定/确定范畴[J]. 李勤. 中国俄语教学. 1996(04)
[5]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J]. 郭锐. 中国语文. 1993 (06)
本文编号:3081861
【文章来源】: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0(02)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 关于二元对立统一
二、 “开始”和“结束”在语义上的对立统一
第一,二者都具有界限性。
第二,二者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
第三,二者都具有动态性。
三、 “开始”和“结束”在形式上的对立统一
四、 “开始”和“结束”在观念上的对立统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俄语中“开始”范畴的语义本质及类型[J]. 袁琳.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16(01)
[2]俄语动词前缀的语义阐释[J]. 孙淑芳. 外语教学. 2012(06)
[3]二元对立视角的俄汉语义范畴对比研究之思考——兼谈空间和时间的二元对立统一关系[J]. 姜宏,赵爱国. 外语学刊. 2009(01)
[4]论俄语的不确定/确定范畴[J]. 李勤. 中国俄语教学. 1996(04)
[5]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J]. 郭锐. 中国语文. 1993 (06)
本文编号:3081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3081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