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俄语论文 >

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二外俄语文化教学

发布时间:2017-08-31 12:31

  本文关键词: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二外俄语文化教学


  更多相关文章: 第二外语 俄语 文化教学


【摘要】:笔者以建构主义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师观及学生观为基础,结合大学二外俄语教学,对文化教学的原则及方法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帮助学生提高文化意识,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作者单位】: 河西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第二外语 俄语 文化教学
【分类号】:H35
【正文快照】: 一、二外俄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文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包罗万象。语言是文化一部分,从习俗、思维等方面反映着文化,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求在外语教学中贯穿文化教学。《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若干意见》中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群;赵峗;;第二外语课堂学习风格及策略[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2 钱国英;;多媒体技术在二外日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08年28期

3 ;幽默[J];文苑;2009年08期

4 王晴;范可微;;日语作为英语专业第二外语的思考[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黄梅芳;常俣;张海潇;;德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习方法研究[J];职业圈;2007年03期

6 宋玉瑛;吴晓丹;;对我院外语专业学生第二外语学习动机的调查与研究——对俄语专业学生的定量考察[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7 ;第二外语[J];西江月;2009年14期

8 于丰源;;二外学习,,你淮备好了么[J];中国研究生;2007年03期

9 李昕昕;;关于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教授法[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年04期

10 李静;;工科院校德语公共课教学的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北京第二外语学院签名活动[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7年第2期[C];2007年

2 赵学慧;;人的时代的真正来临——论外语电化教学在心理层面的优势及其启示[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薛雅明;;对大学日语教学方法的探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陈绍蕃;;怀念益友良师[A];中国混凝土科学一代宗师——吴中伟院士纪念文集[C];2004年

5 常崇宜;;香港秘书采访散记[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6 王珊珊;;世界语与跨文化传播[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7 赵仲和;;赵九章先生倡导成立研究生院[A];纪念赵九章百年诞辰专辑[C];2007年

8 戴胜桥;;建立世界语旅游文化新秩序[A];湖北省世界语协会世界语研讨会论文集(1980-2002)[C];2002年

9 彭思祥;;汉语存在句的英、日翻译对比[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5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风月;新世纪学第二外语的首选教材 《从零开始学日语》[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记者 杜朋举邋通讯员 郗望;我省13类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免试[N];陕西日报;2007年

3 艾跃进;要尊重我们的母语[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于建坤;痛苦和磨难让我的梦想更执著[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韩光亮;青岛窗口行业强化外语培训[N];青岛日报;2007年

6 袁祺;大学生学外语须量力而行[N];文汇报;2005年

7 袁京;今年职称还得考外语[N];北京日报;2007年

8 赵齐;中航技:航空工业亟需国际型人才[N];国际商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陆绮雯;中文热 先讲先赢[N];解放日报;2006年

10 徐晶卉 沈湫莎;小语种为何受宠爱?[N];文汇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敬;韩国汉语传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2 吉善美;韩国高中教科书收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健;论语言和谐观及学习第二外语的重要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盛力;英语在“二外”德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D];浙江大学;2007年

3 杨明宇;作为第二外语的汉语同义词课堂教学探析[D];暨南大学;2010年

4 李鹏鹰;英俄名词修饰语结构描述性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5 崔兰;韩国汉语高考试题分析及语法指导方案[D];吉林大学;2012年

6 邹艳丽;英语习语的理解过程策略及应用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剑平;英语对于中国学生德语学习的影响[D];同济大学;2008年

8 闫占胜;鄂尔多斯市第三中学开设日语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9 付静媛;母语和二语的迁移对二外法语学习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08年

10 王向阳;理工科院校二外德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656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7656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a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