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角度分析日语动词「うつ」的多义性
本文关键词:从认知角度分析日语动词「うつ」的多义性
更多相关文章: 动词 「 ぅっ」 多义性 语义扩展 语义网络
【摘要】:无论在哪一种语言中,动词是语言表达的核心。这一类词汇有着丰富的语义。认知语言学认为,词汇的意义并不是其本身固有的,而是随着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逐渐产生发展和变化的。但是每一个词汇都有其原始的基本含义,无论词汇的意义发生何种变化,都不能脱离其固有的基本意义。日语动词多义性现象就是动词的扩展意义围绕着词汇的基本含义而产生的。在日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这种语义的变化在动词当中尤其明显,动词的语义内容最为广泛,并且用法最为复杂灵活。日语中大多数原有动词都是多义词。多义词本身有其基本含义,各个义项之间有同一个根源,多义词的扩展含义都是由其基本意义扩展派生而来的。本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以动词「ラつ」为对象,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换喻、意象图式、图地反转、主体化等理论,分析研究了日语多义动词「ラつ」的多义性。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论文的主要内容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简单介绍认知语言学发展现状,提出动词「ラつ」的多义性这个中心论点。第二章介绍本课题的先行研究状况及本文的研究立场。第三章着重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即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语义扩展的方法并叙述多义词的涵义及认定。第四章用日语动词「ラつ」和汉语“打”进行意义对比,得到和动词「ラつ」的多义性,和汉字“打”的简要语义网络,这一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五章也是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总结全文论述,得出结论,以及提出今后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动词 「 ぅっ」 多义性 语义扩展 语义网络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摘要4-5
- 目录5-6
- 正文6-50
- 参考文献50-53
- 攻读期成果53-54
- 附件54-5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长荫;同素反序词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论丛;2001年06期
2 于晓欢;唐燕;;影响日语听力教与学因素浅析[J];才智;2008年09期
3 金冬梅;;浅谈现代日语中的性别语现象[J];才智;2010年32期
4 唐燕;;从外来语的产生和发展分析日本吸收西方文化的特点[J];才智;2011年03期
5 刘云;;日语敬语的使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12期
6 黄丹;沈雯;;日语入门者教学法初探[J];成才之路;2009年14期
7 桑凤平;;论日语多重表达的文化价值[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朱翠娥;;互动教学法在高职基础日语教学中的应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唐燕;;和制汉语与和制外来语异同分析[J];大家;2011年15期
10 元明松;张红;;日语叠词的构词特点及其作用[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任江辉;;汉日同形词初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俊娜;;女书、假名初造字比较研究[A];2010年重庆市语言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李蕊;;汉语里的日源外来词初探[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三卷)[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金锡永;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顾江萍;汉语中日语借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春辉;关于日语敬语误用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2 丁薇薇;中日同形词的偏义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俊娜;女书、假名及谚文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方江燕;有关日语中的省略现象的考察[D];宁波大学;2010年
5 朱芳芳;关于中日语言中「[啤沟难芯縖D];宁波大学;2011年
6 王静;中日疑UO代名奮の[昭芯縖D];河北大学;2011年
7 乔红伟;中日语言文化差异与对外汉语教学[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胡春艳;论日语词汇的消极表达[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董婷婷;从“和”意识看中日委婉表达[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刘静静;试析日语中的双关语[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299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129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