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日本语法研究状况概述
本文选题:语法研究 + 状况概述 ; 参考:《日语学习与研究》1998年03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
【分类号】:H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一平;当代日本语法研究状况介绍[J];当代语言学;1998年04期
2 蔡攀科;张卫娣;;日语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J];考试周刊;2009年15期
3 郝素岩;谈日语的性别差异[J];日语知识;2000年08期
4 战庆胜;语言的客体意义和主体意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5年02期
5 胡振平;关于日语复合辞的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6 刘俊民;如何提高日语听力水平(二)[J];日本医学介绍;1996年12期
7 徐璐,张艳萍;日语的“‘非汉字符号’の”和“こと”(一)[J];日语知识;2002年10期
8 李光华;刍议日语中有趣的误用句[J];日语知识;2005年02期
9 范峥;从「体言+のこと」结构看日语表达方式的特点[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李春雨;;浅谈中日依赖表现的异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玉泉;;日语中女性语的历史成因及其特点[A];福建师范大学第八届科技节老师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2 郑鲲腾;;英语中源自日语的词汇与日语原词的词义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吕乔;;日语“人(ひ と)”和汉语“人家”的自称用法对比[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曲凤鸣;;中文的“~(之)前”与日语的“~前に”“~までに”[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5 池上嘉彦;;日语——“撒旦的语言”[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6 陈玉泉;;日语中委婉语的语用方式概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尹仙花;;日语接尾词‘的’用法[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8 谷丽萍;;日语中表示状态的几个词的比较[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陈一平;;浅谈中级日语听力教学及训练方法[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隋福民;黄德根;;面向机器翻译的日语形态素解析方法[A];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自动翻译手机有望面世[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2 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 张英杰;使用人教版日语新教材的体会[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赵金波;华夏东瀛一衣带 杏坛桃李一线牵[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晏煜;三问“日语软件人才”[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5 阿然;浅析日语软件人才培训的几个误区[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6 王寅珊;以麻生闹笑话为鉴,日民众恶补汉字[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阿然;东软欲打造 日语IT人才培训基地[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8 特约通讯员 吴琳;大连打造中国最大的日语IT人才培养基地[N];光明日报;2004年
9 秦晨;这里的樱花也灿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10 周静文 杨玉红;锡城韩语日语培训成新宠[N];新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英杰;《孙子兵法》语法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2 彭兰玉;衡阳方言语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马晓红;陈望道对中国语法修辞研究的历史贡献[D];复旦大学;2005年
4 金秀东;日语和韩国语的复合动词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5 丁崇明;昆明方言语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阮桂君;宁波方言语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焱;《醒世姻缘传》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8 王永超;元明时期汉语代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邓永红;桂阳土话语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魏兆惠;两汉语法专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才华多旦;藏日语言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赵丽莉;日语顺接条件表达“と”和“たら”的认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闻广益;汉语与日语量词的对比[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闫志章;日语外来语及其社会文化背景[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著清;日汉颜色词使用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6 秦玉娇;日语学习者及母语者的[ね]的交流功能的使用现状对比[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添羽;日语年轻人用语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8 夏晓丽;现代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9 尹航;日本女性语的变迁[D];山西大学;2007年
10 袁子凌;英日礼貌语言对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94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794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