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从《红楼梦》及其译文看应答感叹词

发布时间:2018-08-07 17:05
【摘要】:正 在表示意志的感叹词中有一种感叹词叫应答感叹词。比如, 旦那前。 奥届、着。
[Abstract]:There is an interjection called a responsive interjection in an interjection of will. For example, before that. Aoshin, go.
【分类号】:H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德昌;感叹词“なに”再考[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4年04期

2 苏德昌;;感叹词和文体[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2年03期

3 王涛;;表达情绪的感叹词[J];大学英语;1993年02期

4 陈勇;论英语感叹词情感语义的特点[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5 张红,吴占芳;反应话轮中感叹词的语义功能[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赖子进,唐忠顺;感叹词[ね]用例浅析[J];日语知识;1998年11期

7 高彦梅;感叹词如何体现话语基调[J];外语教学;2001年03期

8 孙岩;;小议英语“感叹词”[J];青苹果;2011年04期

9 魏翊荣;俄语感叹词修辞功能初探[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陈晓宇;;中英感叹词浅析[J];电大理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郝雁南;赵婵;;谈谈感叹词well[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王春云;;论和氏璧是玉、美玉、宝玉[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徐时仪;;语源义研究与词典释义溯源[A];中国辞书论集1997[C];1997年

4 卫佳;;游走在灵与理之间——宝玉矛盾性格的启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郭万青;;《国语》中的“曰”字与“云”字分析[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6 秦德祥;;“吟”、“诵”与“吟诵”解读[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7 屈六生;;一部独具特色的清代满语语法著作——评述《清文虚字指南编》[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四辑)[C];1994年

8 张怀通;;由“允哉”看《逸周书》相关篇章的制作时代[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9 张兴德;;封建社会末期“盛世”的“怪胎”——就全面辨证地看宝玉的艺术形象问题(之一)[A];2006贵州省首届古典文学与民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薛理勇;;王宝和酒家与蟹[A];上海食文化论文集萃(1996年—2006年)[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宝玉:科技兴检的坚定践行者[N];中国质量报;2010年

2 记者  周国东 谢宗惠;高宝玉代表——口岸单位建设应与港口发展同步[N];中国水运报;2007年

3 周凤迟;关注“宝玉赋诗”[N];中国商报;2006年

4 邓遂夫;关于“绛洞花主”之误[N];光明日报;2000年

5 李静(北京晚报);妇女之节与士人之节[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6 侃书人 江筱湖 蔡义江著;别样红楼[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7 沈静芳;全区检察机关首届“正义论坛”研讨侦查监督工作[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8 记者 樊荣邋李思颖;最牛“金民”:400多万买下20公斤金条[N];南京日报;2007年

9 记者 李霞 通讯员 杨文斌;全区法院工作会议召开[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10 陈彦龙;思则生变 带领乡亲把财富路拓宽[N];联合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征;《红楼梦》人物换称的语用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朱小珍;“红楼”戏曲演出史稿[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3 樊青杰;现代汉语传信范畴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4 钱琴;指涉理论与俄语中的指涉现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王国凤;《红楼梦》与“礼”[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孟艳华;事件建构与现代汉语结果宾语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7 李镜儿;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李剑影;现代汉语能性范畴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康建强;中国古典小说意境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林奕琳;基于语音信号的情感识别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天;古代汉语感叹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娜佳;汉语俄语感叹词对比分析[D];天津大学;2011年

3 姚远;美国留学生汉语感叹词习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潇一;针对泰国学生的汉语感叹词教学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5 宋卫华;基于《红楼梦》及其两种英译本的汉英感叹词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方云;汉英感叹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李妮妮;英语感叹词的语用策略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8 王潇f,

本文编号:21707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21707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8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