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幽玄”
[Abstract]:......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
【分类号】:H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琼;“临终的眼” 无限的话——川端康成自杀原因浅析[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6期
2 周建萍;“幽玄”范畴的审美阐释[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吴晓玲;诗言志·以心为本——试论中日文论的不同走向及其文化精神、审美心理[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4 宿久高;浅析“幽玄”[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8年04期
5 毕明辉;由《风姿花传》论日本“能乐”的“美”[J];人民音乐;1998年04期
6 董群智;幽玄之美的体现——评木下顺二的《夕鹤》[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7 邱紫华,王文戈;日本美学范畴的文化阐释[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周建萍;;含蓄淡雅 静谧幽玄——日本电影民族性美学解读[J];电影评介;2006年16期
9 纳莎;;试论幽玄美从“妖艳”到“枯淡”的转变[J];思想战线;2009年S2期
10 张哲俊;日本能戏与悲剧体验[J];外国文学评论;199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蔡栋;;楚调自歌 风神超迈[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国外部分印染机械厂设备一览[A];2002全国染整行业技术改造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山东省鲁西黄牛原种场[A];中国牛业高峰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吴海军;;多媒体技术在舞美中的运用[A];2009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10年
5 张俊荣;;继承传统是根本 立足创新是灵魂[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6 吴钊;;中国古琴艺术传统的传承、保护与创新[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背景下艺术的传统与创新”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7 郑丹;;论《割芦郎》故事中的因果思想[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吴兴德;赵延君;;关于中西音乐传统之差异的初步比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9 程雷;T.Enomoto;Y.Dake;M.Tamari;T.Hirota;毛晓全;T.Shirakawa;;ADAM33基因多态与日本柳杉花粉症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阅;《千里走单骑》中的“空寂幽玄”美学思想[N];中华读书报;2006年
2 马力;体验神奇[N];中国旅游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苏娅;“中国当代艺术不该只是被市场左右”[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4 叶渭渠;东瀛美文的一缕缕香语[N];文学报;2003年
5 山东 郑振涛;把MP3和歌词合二为一[N];电脑报;2003年
6 姚建斌;从事实真相→→→艺术良心[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7 张文勋;《滇乡咏胜》序[N];云南日报;2003年
8 朱天文;有风的礼制[N];东方早报;2011年
9 ;作家眼中2004年最具阅读价值的10种少儿读物[N];中华读书报;2004年
10 徐鲁;谁能做最好的儿童文学作家[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东军;本诗学之“幽玄”理论与中国文论[D];苏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频;《源氏物语绘卷》的中国元素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2 史姬娜;花“落”考[D];四川大学;2007年
3 孙娜;中日禅宗美学意境比较[D];吉林大学;2006年
4 姚奇志;二宫尊德的教化思想及其实践[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5 汪南;古代和歌的“月”的美意识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童圆;惠风谈花[D];湖北师范学院;2011年
7 李娅玲;关于和歌挂词分类的考察[D];西南大学;2012年
8 洪帆;茶道与禅[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白政文;论川端康成小说的美学特征[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陈学芬;覃子豪的诗及诗论[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724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2172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