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基于等效原则对『それから』两译本的翻译验证

发布时间:2017-04-29 09:14

  本文关键词:基于等效原则对『それから』两译本的翻译验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尤金·奈达博士是当代最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语言学家之一。其理论不仅对西方国家也对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提出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最先由谭载喜博士介绍到中国,在中国产生了巨大反响。其实,在中国类似于“等效翻译”理论的主张早就出现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等效翻译理论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这一理论强调的是两种语言的接受者的感受应该大致相同,追求的是两种效果之间对等。就翻译方法来看,翻译过程中会涉及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由于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涉及两种文化、语言、习惯和思维等方面因素,因此更为准确的翻译变得尤为困难。日语翻译直译与意译在方式上存在巨大的差别,在一段时间内日语翻译工作者对直译与意译的争论还存在各种不同的看法,主张直译的人认为意译法过于随意,难以体现日语的魅力,更会存在自由化的趋势,出现翻译上的混乱;而主张意译的人认为直译法过于拘谨,是硬译和死译,不但会降低日语原文的文化层次,也难于体现日语翻译工作的存在价值。在什么情况下、选择怎样的翻译方法成了重中之重。结合等效翻译原则对如何运用直译与意译进行简单的探索是十分有必要的。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他的小说在中国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其小说《それから》在中国有多个译本,每个译本都各有千秋。本论文的后半部分就1982年陈德文的译本《从此以后》和1984年由吴树文翻译的《后来的事》两个译本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原文与译本的比较,以及两个中文译本之间的比较,找出两译本的不同之处,从而进行纠偏改误。其中有些译文进行了单纯的直译或意译,本论文就这一点,结合等效翻译原则,进行简单的分析,力求找到更为准确的译文。
【关键词】:等效原则 直译 意译 翻译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6
【目录】:
  • 概要6-7
  • Abstract7-9
  • 序章 本研究の姴楲9-13
  • 一、UO楲の所在9
  • 二、先行研究のi

    本文编号:3346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3346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2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