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海异记》翻译报告

发布时间:2017-04-29 12:02

  本文关键词:《海异记》翻译报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化交流是中日两国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作家的作品带有显著的民族性。以日本著名作家泉镜花的小说《海异记》为翻译对象,译文在运用翻译理论基础上结合适当的翻译技巧,传达了原作的风貌。翻译报告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翻译任务描述,包括任务来源、文本简述、项目意义。第二部分是翻译过程,包括译前准备、翻译初稿、修改稿、终稿。第三部分是翻译案例分析,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对采用的翻译技巧进行分析,并通过实例加以验证。第四部分是翻译实践总结,即在翻译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包括翻译中的收获以及需要进一步改进之处。
【关键词】:泉镜花 海异记 翻译技巧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6;I046
【目录】:
  • 致谢4-5
  • 要旨5-6
  • 摘要6-9
  • 日语原文9-43
  • 汉语译文43-63
  • 前言63
  • 1 翻译任务描述63-65
  • 1.1 翻译任务来源63
  • 1.2 翻译文本简述63-64
  • 1.2.1 小说作者简介63-64
  • 1.2.2 小说内容简介64
  • 1.2.3 小说特色简介64
  • 1.3 翻译项目意义64-65
  • 2 翻译过程65-68
  • 2.1 译前准备65-66
  • 2.1.1 收集相关资料65
  • 2.1.2 阅读关于作品和作者的文章65-66
  • 2.1.3 分析小说翻译的方法66
  • 2.2 翻译初稿66-67
  • 2.2.1 熟读原作,领会其基调和内涵66-67
  • 2.2.2 选择恰当的翻译理论进行翻译67
  • 2.3 修改稿67-68
  • 2.3.1 核对译文和原作,适当增删译文内容,使其在内容上忠实于原作67
  • 2.3.2 通读译文,根据译文的表达习惯修改语句67-68
  • 2.3.3 再次对照原文和译文,查漏补缺,尽量让译文趋近原文的风格和基调68
  • 2.4 终稿68
  • 3 翻译案例分析68-77
  • 3.1 增补翻译68-70
  • 3.2 省略翻译70-71
  • 3.3 转换翻译71-72
  • 3.4 阐释翻译72-73
  • 3.5 倒译73
  • 3.6 译神73-75
  • 3.7 归化翻译75-76
  • 3.8 异化翻译76-77
  • 4 翻译实践总结77-78
  • 结语78-81
  • 参考文献81-83
  • 附录83-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媛媛;;文学之美源于生活——谈泉镜花早年生活对其作品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0年13期

2 张晓宁;;论泉镜花的独特浪漫主义风格[J];日本研究;2006年01期

3 张晓宁;;论日本的“泉镜花热”与“泉镜花现象”[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张蕾;;魔幻文学大师——泉镜花[J];日语知识;2007年03期

5 尉海莹;;游走于梦幻与现实间的幻想主义大师——试论日本近代小说家泉镜花[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6 孙艳华;;泉镜花幻想小说综述[J];名作欣赏;2010年09期

7 孙艳华;刘倩;;“挺拔的孤峰”:备受争议的日本近代作家泉镜花[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3期

8 孙艳华;;音乐般的律动——论泉镜花小说的语言特质[J];外语教学;2010年04期

9 陈岩;;一位中国学者眼中的泉镜花——读孙艳华《幻想的空间》[J];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张莎;;从《外科室》看泉镜花对永恒美的追求[J];科技信息;2012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艳华;泉镜花浪漫主义小说的幻想空间[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T3萍;[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5年

2 申宏恩;《海异记》翻译报告[D];河南大学;2015年

3 吴丽霞;摆脱恋母情结的泉镜花文学[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4 吴妍;他界之女—泉镜花《山海评判记》人物试论[D];吉林大学;2015年

5 韩颖;泉镜花文学的空间表现与意义生成[D];河南大学;2014年

6 由阳;《高野圣》中的溯行之旅[D];吉林大学;2012年

7 于达;《高野圣》创作素材论考[D];大连外国语学院;2008年


  本文关键词:《海异记》翻译报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4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334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9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