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对日语语言学发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7-05 13:00

  本文关键词: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对日语语言学发展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结构主义语言学 索绪尔 桥本进吉 松下大三郎 时枝诚记 寺村秀夫


【摘要】:日语语言研究的发展是建立在接受、吸取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本文讨论主要聚焦在西方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结构主义语言学对日语研究的影响上。日语语言学受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影响的历程主要是:1)早期研究;2)桥本进吉的研究;3)松下大三郎的研究;4)时枝诚记的研究;5)寺村秀夫的研究等。厘清这些渊源脉络,对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研究的关键点,进而为日语研究和教学提供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浙江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结构主义语言学 索绪尔 桥本进吉 松下大三郎 时枝诚记 寺村秀夫
【基金】: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西方语言学理论对现代日语语法研究影响的研究”(项目编号:13YJA740036) 2012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础研究一般项目“现代日语语法理论影响因素的研究”(项目编号:12JCWW14YB)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36
【正文快照】: 1.引言西方语言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规定、描写、解释。19世纪以前两千年的传统语法(包括古希腊语法、古罗马语法、中世纪语法、文艺复兴以后的语言学以及古印度语言学)是规定性的;19世纪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和20世纪上半叶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海铭,王文琴;索绪尔的语符关系观及其对语义理论的影响[J];外语研究;1998年03期

2 李淑康;;浅析索绪尔的语言符号观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李浚平;;索绪尔的语言共时描写理论和方法[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8年04期

4 李孝敏;;浅析索绪尔语言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年24期

5 辛志英;;C.C.Fries的应用语言学模式及其对现代外语教学的启示[J];山东外语教学;2008年01期

6 陈璧云;语言理论与英语语音教学[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7 古夕虹;;语言学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年06期

8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总目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1期

9 林正军,杨忠;一词多义现象的历时和认知解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5期

10 朱喜娟;;试论几种语言学观点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考试周刊;2008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德龙;顾世民;;索绪尔的语言价值体系观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张传彪;;对汉字语境下后现代解构主义的质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玉珍;;英语学习词典的结构主义解读[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戴玲真;;从《朗文多功能分类词典》看语义场理论在分类词典编撰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罗琳;;日本文化语言学动态考察及反思[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宏;英汉词汇理据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延飞;级差含义:基于索绪尔系统思想的解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金华;俄语句义层次的语言符号学阐释[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4 王英姿;译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龙翔;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张新卫;俄语语言世界图景多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埨;在构词法理论框架内的中德汽车词汇对比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修敏;俄语句子同等成分的象似性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3 任惠平;从符号学角度看广告语的翻译[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周淑娟;叶赛宁组诗《波斯抒情》中的词汇聚合体及其功能[D];吉林大学;2007年

5 马骏;意义的翻译:符号学视角[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6 徐蕾;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广告中的幽默[D];黑龙江大学;2007年

7 张瑾;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非任意性[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8 费琼娟;文学翻译中形与神的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9 江婷;对二样活用动词的历史性考察[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10 张蔷;唐诗法译中的汉语符号问题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220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5220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b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