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示证标记的去语法化现象
本文关键词:日语示证标记的去语法化现象
更多相关文章: 日语示证标记 去语法化 后附缀 后缀 独立用法
【摘要】:本文归纳了日语中5个示证标记"ゲ""ソウ""ラシイ""ミタイ""ポイ"的历时演变规律,并利用Norde提出的去语法化参数分析了它们的演变过程在多个语言层面的具体体现。在形态方面,这5个标记都是由后缀发展为后附缀,而且在其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两种形态共存,在语义功能方面由非示证意义发展出"直接/推论"和"传闻"等示证功能。在近年来的口语中,"ソウ""ラシイ""ミタイ""ポイ"又出现了进一步去语法化的现象,发展出可用于新话轮开头的独立用法。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日语示证标记 去语法化 后附缀 后缀 独立用法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示证类型学及东亚语言的示证研究”(NKZXB1461)
【分类号】:H36
【正文快照】: 0.引言示证(evidentiality)1是以表达信息来源为核心功能的语法范畴,现代日语的示证标记包括“ヨウ”“ミタイ”“ラシイ”“ソウ”2等。在传统的日语语法中,它们被称为助动词,但是当我们考察它们的历时演变时会发现,很多示证标记都有后缀(suffix)和后附缀(en-clitic)两种形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严辰松;语言如何表达“言之有据”——传信范畴浅说[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徐f ;龚晶;;二语学术写作言据性资源使用的实证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斌;;新闻语篇中推断证素的语篇特征研究——以英语疫情新闻文本为例[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2 陈颖;蔡峥;;小议副词“真”和“很”[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05期
3 赖小玉;;汉语言语交际的言据性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林馥嫌;;浅析英语新闻中据素的语用价值[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薄守生;;民国语言学史研究[J];东南学术;2014年05期
6 王琴;;从历史比较角度看皖北中原官话的介词——兼与普通话介词进行比较[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7 高兴梅;;语言实据性研究新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8 乐耀;;国内传信范畴研究综述[J];汉语学习;2011年01期
9 高晴;;英语气候变化新闻中言据性的人际功能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刘永华;;《马氏文通》传信范畴再探[J];兰州学刊;2006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红梅;言据性的系统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汤斌;英语疫情新闻中言据性语篇特征的系统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杨林秀;英语科研论文中的言据性[D];厦门大学;2009年
4 樊青杰;现代汉语传信范畴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5 曾骞;现代汉语系词“是”与几个相关问题[D];南开大学;2013年
6 李甲男(Lee Kapnam);汉韩主语和话题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7 蒋协众;湘方言重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8 陈征;基于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连续统的语篇言据性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9 刘宗艳;酸汤话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10 颜力涛;汉语被字句的“偏离义”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蕾;英语政治新闻的言据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云玲;奥巴马政治演说中的言据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丁婵婵;反诘类语气副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4 邓玉琼;现代汉语或然模态逻辑初探[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徐晓菁;现代汉语可能情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丹;英语新闻中的实据性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7 徐婷;视角空间理论框架中的言据性现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佳j;现代汉语的实据性及其表现[D];复旦大学;2008年
9 王金英;语用连接词的功能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张敏灵;语用视角下广告语篇的实据性分析[D];西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伯江;认识观的语法表现[J];国外语言学;1997年02期
2 牛保义;国外实据性理论研究[J];当代语言学;2005年01期
3 胡壮麟;汉语的可证性和语篇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4 乐耀;;国内传信范畴研究综述[J];汉语学习;2011年01期
5 严辰松;语言如何表达“言之有据”——传信范畴浅说[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胡壮麟;可证性,,新闻报道和论辩语体[J];外语研究;1994年02期
7 房红梅;马玉蕾;;言据性·主观性·主观化[J];外语学刊;2008年04期
8 李健雪;;论实据性策略对英语学术书评动态建构的制约作用[J];山东外语教学;2007年05期
9 李君;张德禄;;电视新闻访谈介入特征的韵律性模式探索[J];外语教学;2010年04期
10 胡壮麟;语言的可证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书阁;语法化的泛时性研究[J];外语学刊;2000年03期
2 赵学德;;语法化相关术语的中译探讨[J];中国科技术语;2009年04期
3 王建伟,苗兴伟;语法化现象的认知语用解释[J];外语研究;2001年02期
4 李汶t
本文编号:5688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56882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