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模糊语言的汉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1 18:20
本文关键词:日语模糊语言的汉译研究
【摘要】:1965年扎德在《模糊集》中提出模糊的概念,模糊被应用到数学、逻辑、哲学以及语言学等各种科学当中。尤其是模糊语言让人们意识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模糊是无处不在的。自然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本身所固有的。在语言的世界中有着数不胜数的模糊现象,模糊是世界所有语言共有的本质属性,蕴含着重要的语用功能。翻译学是一门研究两种语言相互转换的科学,而关于模糊语言的翻译研究也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眼观当下国内对于模糊语言的研究,还是以西方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相对于对日语模糊语言的研究还很少,在这其中,日语模糊语言的汉译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此外,这些研究中并没有涉及日语模糊语言的汉译策略,只是简单的从直译、意译、变译或是减译的角度来分析。这样的分析方法主观性过强,缺乏系统性和指导意义。因此,本论文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根据奈达提出的翻译对等理论,通过对于实证的分析研究,比较中日两国模糊语言的异同,对日语中的模糊语言的汉译方法及策略进行研究。本论文从以下六部分进行了研究。第一章,提出本论文的问题、研究对象及方法、研究目的及意义等。第二章,介绍模糊语言的理论由来,并阐述先行研究中的问题点以及本论文的立场。第三章,介绍奈达的翻译对等理论,并分析对等理论同模糊语言的关系。第四章是本论文的核心,从词汇、表达两个方面对模糊语言进行分类,并通过实例分析的方法逐类对其的汉译方法进行探讨研究。第五章,从词汇以及表达两大方面归纳总结日语模糊语言的汉译策略。第六章,对本论文进行概括总结,并提出今后要研究的课题。本论文通过以上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翻译模糊语言的时候,由于两国文化以及表达习惯的差异,要想达到“形式”以及“内容”上的完全对等是不可能的,因此根据奈达的“动态对等”的翻译理论,在翻译时应该应用补足、代替,以实传虚、以虚传虚等改变“形式”的翻译策略来达到“内容”上的对等。词汇方面,身体部位词一般采用同范畴词语代替和相似表达的方法进行翻译;色彩词一般应用同范畴词语代替的方法进行翻译;副词的翻译更多应用添加修辞方式的翻译策略;助词的翻译一般采用语气补足的翻译策略。表达方面,主要是采用以实传虚、以虚传虚以及补足的翻译策略进行翻译。
【关键词】:模糊语言 翻译对等理论 以实传虚 以虚传虚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6
【目录】:
- 摘要4-6
- 中文摘要6-9
- 第一章 序娭9-12
- 1.1 UO楲の提出9
- 1.2 研究の目的と意,
本文编号:6055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605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