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论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日中翻译机制

发布时间:2017-08-06 10:25

  本文关键词:论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日中翻译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日中翻译 主观识解 客观识解 误译


【摘要】:翻译被誉为异文化交流之桥。翻译实践在有史以来就已登上历史舞台,在世界各国均具有悠久的历史。而翻译学作为学术研究的发展则是近年才开始兴起的。翻译学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因其横跨多个研究领域,在短暂的发展历程中已经留下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日中翻译研究从日本文化传入中国开始兴起。近年来,日本文学作品受到中国读者的青睐,每年均有大量作品初译、出版。然而,与日本文学翻译的蓬勃发展相反,相比西语为中心的翻译研究,日中翻译研究的发展相对滞后。长期以来,中国的日中翻译研究集中在传统的翻译经验谈上,以介绍总结翻译心得为主。近几年,中国的日中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学方向研究的热潮,但就笔者所知,目前语言学方向的日中翻译研究还相对较少。 本论文着眼于日中翻译研究,,尝试用认知语言学的识解理论进行语言学方向的日中翻译探讨。首先,笔者将明确研究的问题意识、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论文构成。同时,笔者将整理本论文的理论背景,总结本论文中涉及的翻译相关术语和认知语言学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然后,笔者会整理本论文最重要的先行研究——池上嘉彦的识解理论,并总结由识解理论得出的日语在识解方面的倾向。再以日语在识解方面的倾向为比较基准,运用日中对译例文,对中文进行考察,得出中文在识解方面的倾向。通过考察可知,日文的识解方式为主观识解,而中文更偏好使用客观识解。利用上述考察结果,笔者将分析识解方式不同对日中翻译产生的影响,以日中对译在语序、视点和感觉描写方面的差异为中心,整理出日中翻译中的几大难点,并分析产生这些难点的原因。最后,笔者将总结上述分析,提出日中翻译的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论,并尝试运用该方法论进行误译和不良翻译的纠正。 由本论文的分析论证可得,日中翻译中的难点与日中两语言在识解上的差异有着紧密的联系,对识解的理解可以作为日中翻译的重要参考。通过把握识解方式可以有效避免误译,提高译文质量。笔者希望本论文能促进语言学方向的日中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日中翻译 主观识解 客观识解 误译
【学位授予单位】:中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6
【目录】:
  • 要旨4-5
  • 摘要5-7
  • 序娭7-15
  • 第一{

    本文编号:629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629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e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