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范性法律文本的特点及其翻译
发布时间:2017-08-07 18:37
本文关键词:中国规范性法律文本的特点及其翻译
更多相关文章: 法律翻译 功能翻译理论 文本类型 规范性法律文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摘要】:随着各国相互交流的不断深入,,法律翻译的需求日益增大。其中规范性法律文本的翻译更是如此,这是由于规范性法律文本规定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的社会及经济活动息息相关。为了让外籍人士对中国的法律条文有所了解以便在华更好地生活,中国的规范性法律文本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笔者通过对中日法律文献的研读,以及对搜集到的中国规范性法律的日译本和原法律文本进行对比分析,并总结前人对规范性法律文本翻译的研究,撰写了本文。本文共有七章,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问题为规范性法律文本的类型和功能对翻译策略的选择所带来的影响;第二章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的先行研究;第三章总结了功能翻译理论在法律翻译中的适用研究;第四章分析了规范性法律文本的类型功能,归纳出其语言特点;第五章详细对比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其四个日译本;第六章总结了规范性法律文本的翻译原则及其翻译工作者所需具备的素质;第七章为结语及今后的课题。 本文从法学、语言学、翻译学等角度对中国规范性法律文本的日译进行探究,试图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寻找适合规范性法律文本翻译的理论及实践指导。
【关键词】:法律翻译 功能翻译理论 文本类型 规范性法律文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6
【目录】:
- 摘要6-7
- 要旨7-8
- 第1章 绪论8-9
- 第2章 文献综述9-10
- 2.1 功能翻译理论在法律翻译方面的先行研究9
- 2.2 规范性法律文本翻译的相关先行研究9
-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译本的先行研究9-10
- 2.4 本论文的创新点10
- 第3章 功能翻译理论在法律翻译中的适用研究10-15
- 3.1 功能翻译理论概述10-12
- 3.1.1 莱斯与功能翻译批评10-11
- 3.1.2 弗米尔的目的论及其扩展11
- 3.1.3 霍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11-12
- 3.1.4 诺德的“功能加忠诚”原则12
- 3.2 目的论三大原则与“功能加忠诚”原则12-13
- 3.2.1 目的论三大原则12-13
- 3.2.2 “功能加忠诚”原则13
- 3.3 功能翻译理论在法律翻译中的适用13-15
- 第4章 法律文本类型研究15-23
- 4.1 文本类型研究概述15-16
- 4.2 法律文本的功能定位与法律文本的类型16-17
- 4.3 规范性法律文本的类型功能及其语言特点17-23
- 4.3.1 规范性法律文本的篇章结构18-20
- 4.3.2 规范性法律文本的用词特点20-21
- 4.3.3 规范性法律文本的用句特点21-23
- 第5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译例分析23-42
- 5.1 篇章结构对比分析23-25
- 5.1.1 标题及制定、公布和施行信息、目录23-24
- 5.1.2 法律正文格式24-25
- 5.2 用词对比分析25-32
- 5.2.1 名词25-30
- 5.2.2 代词30-31
- 5.2.3 动词31-32
- 5.3 用句对比分析32-36
- 5.3.1 含有“应当……”的句型32-34
- 5.3.2 含有“不得……”的句型34-35
- 5.3.3 含有“可以……”的句型35-36
- 5.4 内容对比分析36-42
- 5.4.1 增译36-37
- 5.4.2 漏译37-39
- 5.4.3 前后不一致39-42
- 第6章 规范性法律文本的翻译42-45
- 6.1 规范性法律文本的翻译原则42-44
- 6.1.1 精确性42
- 6.1.2 同一性42-43
- 6.1.3 严谨性43
- 6.1.4 规范性43-44
- 6.2 规范性法律文本翻译工作者所需要的素质44-45
- 6.2.1 源语与目的语的语言素养44
- 6.2.2 法律词汇的双语对应理解44
- 6.2.3 必备的法律知识44-45
- 6.2.4 广阔的知识面45
- 6.2.5 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45
- 第7章 结语及今后的课题45-46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鹏;张t
本文编号:636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636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