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法化角度反思日语中的テアル表达方式
本文关键词:从语法化角度反思日语中的テアル表达方式
【摘要】:日语学界一直将テアル表达置于体的范畴内研究,本文从考察アル的语法化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テアル表达的句子结构和意义结构,得出结论:テアル表达体现了アル从实词到虚词、并向更虚的转化过程,因而有别于体的其他形式,应该区分成为两大类型:不存在体的形式的广义的存在句和存在着体的形式的动词谓语句。本文并以语法化的三个序列验证了这一结论。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语学院日语系;
【关键词】: 语法化 体 实词 虚词 认知序列
【基金】:广东省“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全球背景下的外国语言文化研究》子课题《日语字词研究》(项目编号:GDUFS211-1-014)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H36
【正文快照】: 1.引言日语学界一直将テアル这一句子表达方式置于体的范畴之内加以诠释,相关的语法研究因之而显得体系完整、秩序井然,但是学校语法在贯彻这一理论进行教学时,却常常由于它与体的其他形式尤其是テイル之间似是而非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惑和疑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彬彬;;《野草》修辞艺术细说[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01期
2 ;《中国语文》2009年(总第328-333期)篇目索引[J];中国语文;2010年01期
3 雷冬平;胡丽珍;;时间副词“正在”的形成再探[J];中国语文;2010年01期
4 杨一飞;;浅论实义副词的形成[J];语言科学;2010年01期
5 张滟;;构式“XAY let alone B”与“X(连)A都/也Y,更不用说/别说B”的语义—句法界面研究——基于“交互主观性”认知观[J];中国外语;2010年01期
6 孙景涛;;拟音与汉语史研究[J];语文研究;2010年01期
7 ;朱景松主编《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出版[J];语文研究;2010年01期
8 邵洪亮;;现代汉语虚词赋元功能羡余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01期
9 肖金香;;副词“白”的语法化及动因初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10 屈哨兵;;现代汉语被动标记的事实分布及标题类型与标现形式的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雪;;现代汉语连动式复合词释义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绂;;《颜氏家训》量词研究[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叶斌;;《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的传承与创新——以“孔”、“好”互通为例[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胡小敏;;汉语动词作指称语的习得状况研究[A];“国际汉语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对外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蒋静;;主观性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A];“国际汉语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对外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卢涛;;汉语偏误分析的理论与实践意义[A];“国际汉语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对外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孟艳华;;试论“V+出+宾语”结构的主观性及其对语法教学的启示[A];“国际汉语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对外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史金生;;语法化与对外汉语虚词教学[A];“国际汉语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对外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王慧娟;郑艳群;;试论初级汉语教学的“名词中心”特点及教学对策[A];“国际汉语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对外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松冈雄太;张婉平;;关于满语的“-mbi-”和“-me bi-”[A];“满学:历史与现状”国际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国人大代表 雨润集团董事局主席 祝义材;温暖人心 鼓舞斗志[N];消费日报;2010年
2 天津中医药大学 罗根海;琐谈通假字[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3 全国人大代表 雨润集团董事局主席 祝义材;保障食品安全 带动农民致富[N];中国商报;2010年
4 高山杉;“学术女超人”原来是“书皮党人”[N];东方早报;2010年
5 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 俞佳;细节与形象[N];人民法院报;2010年
6 汉滨区恒口高中 吴治虎;文言文教学中虚词的理解及掌握[N];安康日报;2010年
7 商丘市一高 丁艳玲;英语完形填空复习策略[N];商丘日报;2010年
8 潜江市龙湾中学 关成慧 王棠碧;得法于内,得益于外[N];学知报;2010年
9 河北省永年县第一中学 李艳举;积累是高中生学好文言文关键[N];学知报;2010年
10 四川省眉山市丹棱中学 商俊梅;教会学生做好文言文翻译[N];学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素英;中古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张莹;近代汉语并列关系连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褚俊海;汉语副词的主观化历程[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振羽;《三言》副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姜美花;客体敬语形态的消失和听者敬语等级的分化[D];延边大学;2010年
6 朴善姬;韩国语副词性依存名词句法结构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7 金御真;汉语被动表示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梁敢;壮语体貌范畴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李秋杨;汉英思考类动词语义的多角度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SYEDA ARZOO RIAZ(阿珠);汉语与乌尔都语量范畴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洪岩;关于格式化的“ヲ问题节”中“ヲ”语法功能的论考[D];燕山大学;2010年
2 王韦皓;“据说”的词汇化问题和相关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艳丽;方位词“中”、“里”、“内”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敏;现代汉语“按照”类介词短语和介词框架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霞;“(NP_1)+有+NP_2+VP”句式考察和探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尤素梅;后置标记“好了”的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骆林娜;类固定短语“没X没Y”格式解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艳霞;现代汉语因果连词“X而”的词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宋丽丽;“V个A”结构的分析和探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秦娜;"一X一Y"结构构成与意义的认知解析[D];燕山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564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656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