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外日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
本文关键词:对二外日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
【摘要】:二外日语课作为外语系非日语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听,说,译”等综合能力,使学生能以日语为工具学习更多知识,在工作中更具竞争力。但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居于主导地位,使得二外日语学生的多种能力得不到提高。针对二外日语课教学现状,现阶段外语教学工作者应改进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听、说、看、译能力的培养。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 二外日语 课堂教学 改革
【分类号】:H36
【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国际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外语作为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增强双方交流的重要文化工具越来越受到各高校和各用人单位的重视,外语人才的需要也逐渐向双语乃至多语型方向发展。可以说,掌握的语种越多就越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外语教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升干;浅议低年级日语教学的文化导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张岩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日语言表达差异[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鸣;;汉语介词对应的日语表达方式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2 高丽;刘慧云;;中日语言表达方式差异及跨文化交际[J];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3 孙新平;;“にとつて”句构成特征探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4 李艳秋;霍良;;「k稳杖毡緤灓蛎鉥7する」=「k稳杖毡緤灓蛎鉥7している」? 动词的「ル」形与「テイル」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3期
5 陈云舟;论文化导入在日语学习中的必要性[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李晨媚;;日语写作教学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7 邹文;;日语专业二年级精读课改革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严培新;[う]的发音及在日语语音中的作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严培新;;浅谈日语的促音及在外来语中的发展[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严培新;;浅谈日语词调在动词活用形中的表现形式[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邹文;日语汉字词与汉语相关词汇的对比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范晓辉;从授受动词的误用看现行教材中存在的问题[D];重庆大学;2007年
3 王静;《新编日语》的词汇计量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勤;;外语教学的有益探索——“英语寝室与课堂教学互动”模式[J];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2 卞媛媛;;在实践中探索新教学模式[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22期
3 张晓辉;;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张晓辉;新要求,新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王诤;;和谐式教育模式探究[J];职业时空;2009年10期
6 胡伶俐;;高等院校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琼州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侯亚琼;;对二外日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6期
8 张琳;;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24期
9 景丽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高校外语教学改革[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3期
10 孟京颐;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台声.新视角;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云;;高师“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刍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周解机;;对构建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外语教学模式的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3 杨红卫;;试论高职大专人才培养新模式——推进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袁立煌;;小学科学课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林秋华;;浅谈新墨西哥大学电子线路课程教学[A];2007年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广英;;课堂教学应处理好几个关系[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7 朱华;刁震;杨孝军;郑飞云;;妇产科课堂教学互动空间的探讨[A];2008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管博;丁明芳;;基于网络的外语教学中的互动——理论与实践[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9 宋志平;;更新教育观念 构建高效课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10 叶惠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服务意识和行为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省天一中学 沈茂德;课堂,真的可以很美,很大[N];无锡日报;2007年
2 山西省长治市第九中学 王旭勤;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N];山西日报;2010年
3 杨庆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N];济宁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高机敏 周静 实习生 陈国盼;常规立校 满园芳菲春意浓[N];凉山日报(汉);2010年
5 河南省新安县第三高级中学 王雪峰;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N];学知报;2011年
6 刘晓宇;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兴趣略谈[N];黔西南日报;2008年
7 本版编辑 无锡市张泾中学 汪建标 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 方琦 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 张艳 卫宇兰;杜郎口:“非典型教改”带来的启示[N];无锡日报;2008年
8 李彦平;鄂旗努力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9 静海瀛海学校;构建“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促进课堂教学和谐高效[N];天津教育报;2010年
10 山东省梁山县徐集中学 于关波;如何搞好课堂教学[N];学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洋;对维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迪;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宋梅砚;论上海发展中的中小学双语教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庞坤;GX实验的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郭瑜洁;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9 范铭;中小学课堂教学中“非期待答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邱红松;初中几何课堂教学过程重构与视频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志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酒泉职院《植物学》课堂教学改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尹朝;大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丽英;小学数学双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彭涌;科学探究与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朱秀华;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基础》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彭文胜;高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庆红;地理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洪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杨巧玉;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技能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田华;基于网络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111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911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