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日专利翻译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17-09-25 23:30
本文关键词:汉日专利翻译实践报告
【摘要】:笔者以专利文献作为翻译文本,进行汉译日笔译翻译实践。之所以选择专利文献作文实践对象,是因为笔者在研究生阶段有幸接触到了专利翻译的工作,并且随着工作的深入,逐渐发现了专利文献翻译的重要性。翻译,是各国间经济文化交流发展的桥梁,而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作为知识产权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专利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不同国别之间的专利翻译交流活动也渐渐兴盛了起来。我国专利翻译市场起步晚,尤其是针对中日之间的汉译日专利翻译活动,人才紧缺且经验尚有不足。所以笔者希望能通过此次实践,总结专利翻译经验,针对翻译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寻求相应对策与解决方案,为后来者提供借鉴,促进专利翻译市场的完善,,为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篇实践报告的第一章中,笔者首先对翻译文本进行了简介,其次对文本的性质、特点及翻译要求进行了分析。本次翻译实践,笔者受英华博译公司的委托,共进行了382条专利文献的实践工作。主要任务是将中文专利的名称、摘要、主权项翻译成日文。专利文献语言严谨、形式规范,所以要求译文也必须要正确、明确、简洁、忠于原文。 第二章详细描述了翻译的整个过程,包括译前准备、和实践过程,并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进行了阐述。首先是对专利文本翻译规则认识不足导致的翻译难点,其次是专利词汇储备不足导致的翻译难点,最后是复杂长句分析不足导致的翻译难点。 第三章是全文的重点,笔者针对第二章的难点问题选取了一些实例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从理论、技巧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针对专利文本翻译规则认识不足导致的翻译难点,笔者认真研读客户发送的翻译要求,熟悉并牢记每条规则;针对专利词汇储备不足导致的翻译难点,笔者运用电子词典、网络词典等工具,认真查找其相对应的日语翻译。针对复杂长句分析不足导致的翻译难点,笔者运用顺译法与拆分译法,在分析好句子结构的基础上,灵活地对复杂长句进行翻译;最后笔者还对在实践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及校正方法进行了总结,以供后来者参考。 最后,笔者总结了本次翻译任务实践过程中的可取之处和不足,分析了专利翻译对译者的基本要求,并提出了自己对以后专利行业发展的展望。通过本次翻译实践,笔者从中学到了很多,在提升了自己的笔译水平的同时,也对专利翻译行业有了新的认识,并且也发现了自己能力上的不足,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笔者会继续坚持翻译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业务水平。
【关键词】:专利翻译 翻译规则 专利词汇 复杂长句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6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引言11-12
- 第一章 任务描述12-14
- 1.1 翻译文本的内容描述12
- 1.2 翻译文本的性质与特点12-13
- 1.3 翻译文本的要求13-14
- 第二章 任务过程14-17
- 2.1 译前准备14-15
- 2.1.1 硬件设备14
- 2.1.2 理论准备14
- 2.1.3 资料准备14-15
- 2.2 实践过程15
- 2.2.1 翻译进程15
- 2.2.2 修改校对15
- 2.2.3 整理总结15
- 2.3 所遇难点15-17
- 2.3.1 专利文本翻译规则认识不足导致的翻译难点16
- 2.3.2 专利词汇储备不足导致的翻译难点16
- 2.3.3 复杂长句分析不足导致的翻译难点16-17
- 第三章 案例分析17-26
- 3.1 专利翻译的基本规则17-19
- 3.1.1 名称的翻译17
- 3.1.2 并列句型的翻译17-18
- 3.1.3 标点符号的使用18-19
- 3.2 专利词汇的翻译19-21
- 3.2.1 专业名词的翻译19-20
- 3.2.2 专业动词的翻译20-21
- 3.2.3 常用词汇的翻译21
- 3.3 复杂长句的翻译21-24
- 3.3.1 运用顺译法对复杂长句的翻译21-22
- 3.3.2 运用拆分译法对复杂长句的翻译22-23
- 3.3.3 固定句式的翻译23-24
- 3.4 常见错误及校正24-26
- 3.4.1 不够简洁明确24
- 3.4.2 不适当的表达24-25
- 3.4.3 用词不准确,符号不一致25-26
- 第四章 实践总结26-28
- 4.1 实践过程中的可取之处及不足26
- 4.2 专利翻译对译者的基本要求26-27
- 4.3 对今后的展望27-28
- 参考文献28-29
- 致谢29-30
- 附录30-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晋耀红;;专利文本翻译中复杂长句翻译算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年08期
2 孙萍;;浅谈日语长句的翻译[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本文编号:9202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920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