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以任溶溶汉译《吹小号的天鹅》为例
发布时间:2022-12-17 13:06
该文从功能目的论的角度出发,以E.B.White所著The Trumpet of the Swan及任溶溶的译作《吹小号的天鹅》为例,从词汇、句法、修辞和文化层面总结儿童文学翻译应采取的策略,以期能为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在中国的译介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翻译目的论
2 儿童文学翻译的关键问题
3 翻译目的论在任溶溶汉译《吹小号的天鹅》中的体现
3.1 词汇浅显易懂
3.1.1 叠词
3.1.2 拟声词
3.1.3 口语化词汇
3.2 句子短小活跃
3.3 修辞生动幽默
4 文化交融碰撞
4.1 归化法
4.2 异化法
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语翻译[J]. 邱青青. 海外英语. 2014(22)
[2]目的论与翻译方法[J]. 张锦兰. 中国科技翻译. 2004(01)
硕士论文
[1]儿童文学翻译策略研究[D]. 董文静.苏州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719982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翻译目的论
2 儿童文学翻译的关键问题
3 翻译目的论在任溶溶汉译《吹小号的天鹅》中的体现
3.1 词汇浅显易懂
3.1.1 叠词
3.1.2 拟声词
3.1.3 口语化词汇
3.2 句子短小活跃
3.3 修辞生动幽默
4 文化交融碰撞
4.1 归化法
4.2 异化法
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语翻译[J]. 邱青青. 海外英语. 2014(22)
[2]目的论与翻译方法[J]. 张锦兰. 中国科技翻译. 2004(01)
硕士论文
[1]儿童文学翻译策略研究[D]. 董文静.苏州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719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waiguoyuyanwenhua/3719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