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交易者意愿处理

发布时间:2018-10-29 16:02
【摘要】:正 交易是机构单位之间根据市场经济原则相互协议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包括经济权益的创造、转移,具体性质的改变和消失等等。从以上定义可知,交易的一个很重要特点在于交易是依协议所产生的经济活动。例如雇员向雇主提供劳动这种生产要素,作为交换,雇主须向雇员支付劳动报酬。显然这项经济活动是按雇佣协议进行的:当企业和个人之间签有协议——不管它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通常都是双方自愿签订的,并且按协议个人为企业工作,以便获得现金或实物工资时,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关系就存在了。由此可知,所谓协议事实上就是交易当事方的意愿:一方希望以劳动换取劳动报酬,另一方愿意用劳动报酬交换劳动。这就意味
[Abstract]:Positive transaction is a kind of economic activity which i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mutual agreement between institutions and unit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market economy, including the creation, transfer of economic rights and interests, the change and disappearance of specific nature, and so on. From the above definition, a very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transaction is that it is an economic activity generated by agreement. An employee, for example, provides the employer with labor, a factor of production, in exchange for which the employer is required to pay the employee for his work. It is clear that this economic activity is carried out under an employment agreement: when an agreement is signed between an enterprise and an individual whether it is formal or informal, it is usually signed voluntarily by both parties, and the individual works for the enterprise under the agreement. In order to obtain cash or in kind wages, the employer-employee relationship exists. From this we can see that the so-called agreement is in fact the will of the parties to the transaction: one side wishes to exchange labor for remuneration and the other is willing to trade labour for remuneration. That means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
【分类号】:F22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平;王宏伟;;国内生产总值的生态经济学剖析[J];生态经济;2011年08期

2 刘鲁燕;;中国雇员面面观[J];中国就业;1995年03期

3 牟清亮;;企业统计的作用及现状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20期

4 古志安;;老板对雇员心脏发病率亦有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9年02期

5 于晶雪;;浅析企业的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2011年15期

6 李济广;;我国现阶段财产所有权结构统计评估[J];中州学刊;2011年04期

7 闫佳;;论会计在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J];经营管理者;2011年13期

8 吕恒宇;;成都市部分民、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1年09期

9 苏李欣;;论会计舞弊的甄别与治理[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10 方烨;;中国面临通胀和增长乏力双重风险[J];共产党员;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敏雪;;国民经济核算仍然面临变革[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2 侯志强;;浅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A];北京市第十二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3年

3 徐映梅;;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国民核算框架设计[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邓艳红;马淑凤;;当前市(县)GDP核算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A];2005—2006山西省统计科研成果汇编[C];2006年

5 宫占奎;;美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下的中美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官福顺;;国民经济核算必须包括气候变化成本[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象经济论坛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孙俊清;李勇建;涂奉生;;采用替代策略时人才租赁中心两类雇员规模优化问题的研究[A];中国运筹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中卷)[C];2004年

8 邓俊;甘泓;;水资源核算体系研究[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9 张永岳;;关于诚信体系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4)[C];2004年

10 余晖;张文杰;;物流产业的界定及完善我国物流产业统计体系的思考[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努力探索改进和加强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与途径[N];中国信息报;2008年

2 江童;杭州市局国民经济核算改革取得进展[N];中国信息报;2008年

3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进一步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水平[N];中国信息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王布刚;云南多部门联合加强国民经济核算工作[N];中国信息报;2010年

5 记者 徐榕蔚;国民经济核算及改革专题讲座举行[N];威海日报;2010年

6 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 彭志龙;以“三个提高”为统领 积极推进国民经济核算[N];中国信息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王志伟;浙江建立省级国民经济核算工作联系点制度[N];中国信息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杨小萍;新疆区政府高度重视国民经济核算工作[N];中国信息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张昭红 徐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开创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新局面[N];中国信息报;2008年

10 杜志宏;雇员受伤谁担责[N];江苏经济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秋碧;国民经济核算及其总体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0年

2 牟国华;中国股市极端事件及交易者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许敏;指令驱动市场中交易者行为分析及信息性交易测度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谢振东;关于交易者心理预期对汇率影响的量化问题探索[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5 刘景平;科学技术、经济活动和社会形态的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张力公;基于投资者有偏信念的中国股票市场风险行为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屈文洲;限价委托交易系统中行情公告牌的信息含量与交易者行为分析[D];厦门大学;2003年

8 李海东;非营利机构核算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9 杨仲山;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10 裴辉儒;资源环境价值评估与核算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瑛;论雇佣合同[D];山西大学;2006年

2 Miss Wanarin Somkietikul;工业企业车间员工的安全观念与安全作业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夏华玲;雇主责任制度新论[D];烟台大学;2007年

4 邱君;雇主对雇员的赔偿责任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刘雪莲;外资保险企业对中国雇员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6 夏炜;跨文化交际:在华美国跨国公司中中美雇员非言语交流对比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7 孙尧;雇员人身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王宇;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9 修远;文人画在明代中后期的缘起[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李计勇;华北“治安强化运动”中的日伪经济活动述评[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2981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2981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9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