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中国豆粕商品期货和期权市场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8 17:49
   大连商品交易所早在2002年就开始了豆粕期权的研究,经过了十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尝试,才正式推出了我国首支商品期权——豆粕期权。豆粕期权的推出开辟了中国期权领域的新纪元,它标志着我国在金融衍生市场上的又一里程碑。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豆粕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期权交易制度的分析,以及对期货市场历年交易数据的观察发现,期权的推出降低了期货市场成交量,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已有学者发现,期货市场成交量适当降低时,其波动率也会降低,因此本文推测期权的推出会降低期货市场的波动率。更进一步的,如果期权能够显著降低期货市场的波动率,说明期权市场很好的发挥了风险管理的职能。将期货市场的市场规模对比期权市场发现,目前我国的期权市场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交易量还是持仓量都远远不如其标的资产豆粕期货的数量,投资者更多的是把期权市场作为期货市场的风险规避工具。同时,交易数据也显示出,期权市场成交量会随期货市场波动率增大而增大,这说明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可能会先于期权市场。为了证明上述两个假设,本文先使用了2013年到2018年的豆粕期货数据,对其收益序列建立了异方差自回归模型,导出波动率方程分析期权上市前后波动率的变化。研究发现,期权上市显著的降低了期货市场的波动性和非对称性。之后又通过分析2017年到2018年的期货期权的收益率序列进行Granger检验,发现期货收益领先于期权收益,这从数据上证明了之前章节提出的假设。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713.35;F323.7
【部分图文】:

路线图,路线,波动率,期权


- 6 -图 1-1 技术研究路线1.3.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研究国内外期权期货相关文献确立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梳理期权上市导致波动率增大和降低的理论以及期权领先或是落后于期货的理论,对波动聚集效应、非对称效应、价格发现等相关理论进行回顾,提出本文的研究构架并设计本文的研究技术路线。(2)数据分析:结合波动率相关理论,通过研究国内豆粕市场的交易制度,统计市场运行数据,得出本文关于波动率的假设。再通过对期货期权历年的交易数据进行回顾,结合豆粕期权保证金的解读,得出本文关于期货期权领先滞后关系的假设。

框架图,实证研究,框架图,豆粕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权期货市场的领先滞后关系。为了确定这种领先滞后关系,最后还要做一个Granger检验,若不同阶数的 Granger 检验结果都一致并且和之前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结果相同,则基本可以说明豆粕期权期货市场的领先滞后关系是切实存在的。最后,针对本文的实证结果针对豆粕期权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综上所述,本文的实证部分的研究框架如图 1-2 所示:

期权,投资者,策略,期货市场


图 3-1 期权推出前后投资者策略对比其次,期权不仅能控制期货市场风险,也能控制现货市场风险。对于想规避现市场风险的投资者而言,可以选择直接购买相关期货合约的期权,而不必直接持期货合约,这无疑进一步降低了价格波动的风险。对豆粕商品而言,期货合约的格大约是其期权合约的 20~40 倍,持有期权合约进行避险成本大幅降低,使这分资金从期货市场被释放了出来,这又降低了期货市场的资金量。原本期货市场资金有一部分被分流到期权市场,期货市场潜在的供求失衡局面因为资金的分得到缓解,本质上,是信息对期货市场的冲击,一部分被期权市场消化了。因此,长期来看,商品期权的推出应该是会降低商品期货市场的波动率的。根据大商所公开数据显示,近 5 年期货市场的成交额如图 3-2 所示,豆粕期货 2016 年成交额超过 20 万亿元,但在 2017 年却暴跌至 7 万亿元,而 2017 年豆期货市场最大的结构性变化就是期权市场的上市,也就是说,豆粕期权的上市在种程度上确实导致了期货市场一部分资金被分流,从而导致成交额下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国维;;股票指数ETF期权推出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基于上证50ETF期权高频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5年14期

2 张润禾;;浅析中国个股期权的组合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23期

3 乔高秀;刘强;张茂军;;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对现货市场连续波动和跳跃波动的影响[J];中国管理科学;2014年10期

4 魏洁;王楠;;市场效率:股指期权、股指期货与股指的关系——来自香港恒生指数市场的证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年09期

5 程淑兰;翟师萌;于伟亮;;欧式期货期权市场与期货市场借贷市场显隐性关系[J];辽宁经济;2012年04期

6 胡秋灵;马丽;;我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波动溢出效应分析[J];金融研究;2011年10期

7 熊熊;张宇;张维;张永杰;;股指期权推出对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波动性影响:以KOSPI200股指期权为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年05期

8 张学东;刘运涛;朱玲珊;胡光敏;;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沪深300股指互动关系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研究;2011年01期

9 赵建;薛奕达;;基于波动率指数的期权对冲策略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09年06期

10 仲伟俊;刘庆富;梅姝娥;;中国期市波动性与收益率、交易量和空盘量的关系[J];系统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苏翔飞;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与上证50ETF协整分析的复合套利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29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829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7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