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银行个人理财市场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21-12-29 13:09
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起步较国外发达市场晚,技术力量不足,创新力不够。我国的金融市场近几年发展迅速,居民手里有了闲置的投资资金,投资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在经历了股市2008年的大涨和2009年的大跌之后,每个投资者理财的核心变成如何成功管理我们的财富使之能够在安全性以及收益性之间获得较好地平衡。由于我国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起步较晚,再加上我国个人理财市场的情况也与国外的个人理财市场有所不同,这就导致了我国的个人理财市场与国外个人理财市场存在了一些差异和不足之处。本文首先介绍了个人理财的概念以及国内外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然后以美国的个人理财市场为例与国内的个人理财市场进行了比较。再结合相关个人理财知识以及金融理论基础,分析国内理财市场地现状以及问题,对国内理财市场未来地发展提出意见以及建议,希望国内的个人理财市场发展地更加发达,更加多样化。通过国内外个人理财市场的比较,国内的个人理财市场的发展应该加快金融创新,丰富理财产品;允许混业经营,发展全能银行;培养高素质理财人员,提高考核机制;加强社会保障,降低居民消费。
【文章来源】: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 个人理财相关的理论基础
2.1 个人理财业务的概念以及分类
2.2 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因素
2.2.1 宏观因素
2.2.2 微观因素
2.3 个人理财相关理论基础
2.3.1 生命周期理论
2.3.2 投资组合理论
2.3.3 金融中介理论
第三章 国内外个人理财市场的发展
3.1 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状况
3.2 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特点
3.2.1 “以客户为导向、以市场为中心”的营销观念
3.2.2 多渠道全能型的服务
3.2.3 细分市场,目标客户准确
3.2.4 客户关系管理制度健全化
3.3 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趋势
3.4 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历程
3.5 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现状
3.6 我国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潜力
第四章 中美银行个人理财市场比较分析
4.1 比较分析的内容
4.2 比较分析的框架
4.3 中美个人理财产品比较
4.3.1 美国典型的个人理财产品
4.3.2 国内典型的个人理财产品
4.3.3 中美理财产品的简单比较
4.4 银行本身理财水平的差异
4.4.1 中美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时间上的差异
4.4.2 中美银行技术手段的差异
4.4.3 中美银行经营模式的差异
4.5 银行理财人员的差异
4.5.1 美国银行理财人员的监管措施
4.5.2 国内银行理财人员的监管措施
4.6 中美个人理财市场经济环境的差异
4.6.1 中美投资者观念的差异
4.6.2 中美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差异
第五章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策略
5.1 加快金融创新,丰富个人理财产品
5.2 允许混业经营,发展全能银行
5.3 培养高素质的个人理财人员
5.4 加强我国居民的社会保障,降低居民消费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的总结
6.2 本文的不足之处
6.3 本文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成果
致谢
大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差异化营销的途径选择[J]. 佟翠玲,曾庆普. 西南金融. 2009(04)
[2]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法律风险防范[J]. 张辉. 现代商业. 2008(03)
[3]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十大风险提示[J]. 刘楠. 银行家. 2007(02)
[4]银行个人理财服务的市场营销策略[J]. 蒋璞. 金融经济. 2006(22)
[5]美国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经验及对国内银行的启示[J]. 乔晋声,徐小育. 金融论坛. 2006(10)
[6]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J]. 刘旭光. 中国金融. 2005(24)
[7]论银行个人理财服务的市场营销策略[J]. 孙虹乔,周新成. 特区经济. 2005(09)
[8]略论发展我国私人银行业务[J]. 谢淑娟. 岭南学刊. 2004(03)
[9]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策略的比较与借鉴[J]. 张超尔.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03(05)
硕士论文
[1]生命周期理财理论在个人理财业务中的应用[D]. 蔡逢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56190
【文章来源】: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 个人理财相关的理论基础
2.1 个人理财业务的概念以及分类
2.2 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因素
2.2.1 宏观因素
2.2.2 微观因素
2.3 个人理财相关理论基础
2.3.1 生命周期理论
2.3.2 投资组合理论
2.3.3 金融中介理论
第三章 国内外个人理财市场的发展
3.1 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状况
3.2 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特点
3.2.1 “以客户为导向、以市场为中心”的营销观念
3.2.2 多渠道全能型的服务
3.2.3 细分市场,目标客户准确
3.2.4 客户关系管理制度健全化
3.3 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趋势
3.4 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历程
3.5 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现状
3.6 我国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潜力
第四章 中美银行个人理财市场比较分析
4.1 比较分析的内容
4.2 比较分析的框架
4.3 中美个人理财产品比较
4.3.1 美国典型的个人理财产品
4.3.2 国内典型的个人理财产品
4.3.3 中美理财产品的简单比较
4.4 银行本身理财水平的差异
4.4.1 中美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时间上的差异
4.4.2 中美银行技术手段的差异
4.4.3 中美银行经营模式的差异
4.5 银行理财人员的差异
4.5.1 美国银行理财人员的监管措施
4.5.2 国内银行理财人员的监管措施
4.6 中美个人理财市场经济环境的差异
4.6.1 中美投资者观念的差异
4.6.2 中美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差异
第五章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策略
5.1 加快金融创新,丰富个人理财产品
5.2 允许混业经营,发展全能银行
5.3 培养高素质的个人理财人员
5.4 加强我国居民的社会保障,降低居民消费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的总结
6.2 本文的不足之处
6.3 本文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成果
致谢
大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差异化营销的途径选择[J]. 佟翠玲,曾庆普. 西南金融. 2009(04)
[2]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法律风险防范[J]. 张辉. 现代商业. 2008(03)
[3]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十大风险提示[J]. 刘楠. 银行家. 2007(02)
[4]银行个人理财服务的市场营销策略[J]. 蒋璞. 金融经济. 2006(22)
[5]美国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经验及对国内银行的启示[J]. 乔晋声,徐小育. 金融论坛. 2006(10)
[6]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J]. 刘旭光. 中国金融. 2005(24)
[7]论银行个人理财服务的市场营销策略[J]. 孙虹乔,周新成. 特区经济. 2005(09)
[8]略论发展我国私人银行业务[J]. 谢淑娟. 岭南学刊. 2004(03)
[9]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策略的比较与借鉴[J]. 张超尔.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03(05)
硕士论文
[1]生命周期理财理论在个人理财业务中的应用[D]. 蔡逢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561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3556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