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物与营养素的进口来源地结构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03 05:09
从数量、金额、能量、供能营养素角度分析了中国食物与营养的进口来源地结构。结果表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中国重要的食物进口来源地;营养素进口方面,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进口的蛋白质占中国进口总量的4/5,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数量比重均保持较高水平。进口食物种类方面,油籽进口导致中国对巴西和阿根廷有较高的营养素进口比重;油籽、畜产品、水产品进口导致对美国有较高的蛋白质、脂肪进口比重,油籽、谷物、蔬菜进口是美国在中国碳水化合物进口中占较高比重的主要原因;植物油进口导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较高的脂肪进口比重,谷物和水果进口是对其有较高碳水化合物进口比重的主要原因。
【文章来源】: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26(03)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中国从不同国家或地区进口的蛋白质占进口总量的比重
中国从各个国家或地区进口食物表现出如下特征:第一,美国是中国重要的食物进口来源地之一。1996—2016年从美国进口食物的金额占比和数量占比基本上均在20%~30%内波动。从美国进口食物的金额和数量总体上均呈递增趋势,进口额和进口量分别从1996年的41.28亿美元和3.93百万t增长到2016年的199.69亿美元和43.59百万t。第二,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从巴西和阿根廷进口食物的金额增长迅速,从2001年的16.69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250.86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08%,2013年之后开始缓慢下降,2016年下降到219.76亿美元(图2)。进口量方面,从巴西和阿根廷进口食物的数量总体呈递增趋势,2016年增长到47.77百万t。进口量占比方面,1996—2003年期间,从8.14%增长到35.87%,此后在25%~35%之间波动。第三,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食物的金额和数量表现出相同的趋势,1996—2015年金额和数量总体均呈递增趋势,2016年有所下降。占比方面,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食物金额占比和数量占比均表现出相对稳定的态势,2010年以来,进口量占比保持在24%~27%之间。第四,2008年以来,中国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进口的食物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无论是进口额占比还是进口量占比,中国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进口的食物份额相对较小。图2 中国从不同国家或地区进口的食物金额变化
中国从不同国家或地区进口的食物金额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营养视角的中国食物进口需求研究[J]. 李国景,陈永福,朱文博,蔡鑫,程安.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10)
本文编号:3565632
【文章来源】: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26(03)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中国从不同国家或地区进口的蛋白质占进口总量的比重
中国从各个国家或地区进口食物表现出如下特征:第一,美国是中国重要的食物进口来源地之一。1996—2016年从美国进口食物的金额占比和数量占比基本上均在20%~30%内波动。从美国进口食物的金额和数量总体上均呈递增趋势,进口额和进口量分别从1996年的41.28亿美元和3.93百万t增长到2016年的199.69亿美元和43.59百万t。第二,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从巴西和阿根廷进口食物的金额增长迅速,从2001年的16.69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250.86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08%,2013年之后开始缓慢下降,2016年下降到219.76亿美元(图2)。进口量方面,从巴西和阿根廷进口食物的数量总体呈递增趋势,2016年增长到47.77百万t。进口量占比方面,1996—2003年期间,从8.14%增长到35.87%,此后在25%~35%之间波动。第三,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食物的金额和数量表现出相同的趋势,1996—2015年金额和数量总体均呈递增趋势,2016年有所下降。占比方面,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食物金额占比和数量占比均表现出相对稳定的态势,2010年以来,进口量占比保持在24%~27%之间。第四,2008年以来,中国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进口的食物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无论是进口额占比还是进口量占比,中国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进口的食物份额相对较小。图2 中国从不同国家或地区进口的食物金额变化
中国从不同国家或地区进口的食物金额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营养视角的中国食物进口需求研究[J]. 李国景,陈永福,朱文博,蔡鑫,程安.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10)
本文编号:35656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3565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