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需融合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11 00:27
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交易的属性、创新的基础等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以供需平衡为核心理念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创新模式,以解决我国普遍存在的农产品流通不畅、需求不旺、价格波动较大、产业链较长的状况,深度解决农产品供需矛盾。本研究运用了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功能分析法、经验总结法、思维方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农产品电子商务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供需融合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该模式在互联网与电子商务技术的基础上,融合了物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视频直播技术等高新科技,通过搭建供需融合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连接起农产品的供应方(生产方)、需求方(批发商和终端消费者)以及诸多服务方。该模式是在“供需融合”这一核心理念的指导下,生产方与需求方事先匹配供需数量,以双方协商一致的供需数量为依据,需求方以部分资金要素预先参与到供应方的生产活动中,供应方将事先取得的部分货款投入生产的融合式订单生产模式。该模型通过观念和模式的创新,打破了传统农产品供销中的生产与需求的脱节,实现了供需一体化,解决了供需双方的深层矛盾。
【文章页数】:3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前言
一、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成就
(一) 量效齐增快速发展
(二) 电商扶贫取得突破
(三) 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二、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一) 商业模式缺少创新
(二) 物流体系不够完善
(三) 创新创业动力不足
三、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属性分析
(一) 具有商品经济的市场属性
(二) 具有电子交易的科技属性
(三) 具有生命周期的生物属性
四、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条件
(一) 促进发展与加强监管并重
(二) 物流、品牌与营销不断升级
(三) 农产品电商生态渐成融合趋势
(四) 产品电商与服务电商协同发展
(五) 农产品电商启动体系建设
(六) 农产品电商扶贫持续快速发展
五、供需融合电子商务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 均衡价格理论
(二) 帕累托最优原则
六、供需融合电子商务模式的科技依据
(一) 物联网技术
(二) 区块链技术
(三) 视频直播技术
七、供需融合电子商务模式的政策依据
(一)农业供给侧改革
(二)三权分置改革
(三)城乡一体化
(四)农业新旧动能转换
八、农产品供需融合电子商务的基本模型
(一)概念界定
(二)主体关系
(三)交易模式
(四)趋势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4044561
【文章页数】:3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前言
一、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成就
(一) 量效齐增快速发展
(二) 电商扶贫取得突破
(三) 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二、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一) 商业模式缺少创新
(二) 物流体系不够完善
(三) 创新创业动力不足
三、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属性分析
(一) 具有商品经济的市场属性
(二) 具有电子交易的科技属性
(三) 具有生命周期的生物属性
四、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条件
(一) 促进发展与加强监管并重
(二) 物流、品牌与营销不断升级
(三) 农产品电商生态渐成融合趋势
(四) 产品电商与服务电商协同发展
(五) 农产品电商启动体系建设
(六) 农产品电商扶贫持续快速发展
五、供需融合电子商务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 均衡价格理论
(二) 帕累托最优原则
六、供需融合电子商务模式的科技依据
(一) 物联网技术
(二) 区块链技术
(三) 视频直播技术
七、供需融合电子商务模式的政策依据
(一)农业供给侧改革
(二)三权分置改革
(三)城乡一体化
(四)农业新旧动能转换
八、农产品供需融合电子商务的基本模型
(一)概念界定
(二)主体关系
(三)交易模式
(四)趋势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4044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4044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