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区域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微观效应与宏观机制

发布时间:2016-06-25 08:02

  本文关键词:区域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微观效应与宏观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又能改进产品生产方式从而使得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因此,微观层面的成本效应、品质效应将直接导致宏观层面的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成本效应、品质效应是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机制的微观基础和前提条件,而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机制又是成本效应、品质效应在宏观层面上的体现和必然结果。微观效应与宏观机制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区域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原理。

产率增长分解(t978--2003)[J].中国社会科学,

2006,(2):55—66.

[6]岳书敬,刘朝明.人力资本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J].经济研究,2006,(4):90—96,127.[7]Romer

Joumal

Paul

M.EndogenousTechnological

ofPolitical

Gene

Change[J].

Economy。1990,98(S1):71—102.

Helpman.Innovation

and

[8]Grossman

Growth

in

M,Elhanan

theGlobal

Economy[M].Cambridge:MIT

五、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微观、宏观两个层面论述区域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原理,强调区域技术创新在微观层面通过成

本效应、品质效应创造经济增长,在宏观层面通过区域经济结构优化机制、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机制来推动经济增长。区域技术创新在微观层面上的成本效应、品质效应必然导致宏观层面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因此微观效应与宏观机制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二者共同构成了区域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原理。

Press.1991.

[9]Ashion

Creative—351.

Philippe,PeterHowitt.AModelofGrowthThrough

Destruction[J].Econometrica,1992,60:323

[10]RebeloS.LongRunPolicyAnalysisandLongRunGrowth

[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1,99:500—

521.

[11]周叔莲,王伟光.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

管理世界。2001,(5):70—89.[12]田笑丰.技术创新与我国IrI'产业结构升级[J].商业

研究,2003,,(1):ll—13.

[13]张风武.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与主要标志

[J].科技管理研究,1999,(2):42-43.

[14]范柏乃.城市技术创新透视——区域技术创新研究的

一个新视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59.

[参考文献]

【1]Robert

duction

MSolow.TechnicalChangeandtheAggregatePro-

ofEconomics

Function[J].TheRe“ew

tics,1957,39(3):312—320.[2]Edwarf

1985.

FDenison.Trendsin

and

Statis-

AmericanEconomicGrowth。

BrookingsInstitution,

1929—1982[R].Washington:The

[3]JorgensonDW,GrilichesZ.TheExplanationofProductiv-

itych肌ge[J].TheReviewofEconomicStudies,1967。34(3):249—283.

[4]郭庆旺,赵志耘,贾俊雪.中国省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世界经济,2005。(5):46—53.

[5]王志刚,龚六堂,陈玉宇.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

[15]吴传清,刘方池.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4):37—38.[16]陈英.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J].南开经济研究,

2004,(5):34—42.

[责任编辑:余志虎】

(上接第18页)

力的差异导致所处位置不同,也决定了在链中利益分配的不同,著名的“微笑曲线”是对此的很好诠释。比如纺织服装链,在这条链中,包括原料处理、产品设计、纺织品生产、成衣制造和销售等环节,而据测算,服装价值链上的利润分配:研发与设计占40%,营销与品牌占50%,生产占10%。可见,在某一行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价值链中,研发与设计等上游环节、营销与品牌等下游环节都处于战略地位。耐克与阿迪达斯能成为全球公司,其核心优势就在于牢牢占据了这两个环节。反观泉州的龙头企业,在这两方面还有极大差距。如表5,2009年,安踏每人实现营业收入44万元。而阿迪达斯每人实现营业收入254万元;而若从价值链上考察,明显的是阿迪达斯已真正掌握了价值链中的战略环节。其研发、管理、营销三大战略环节的员工占员工总数的95%,而安踏的生产环节的员工仍占员工总数的80%。可见,要取得品牌国际化,价值链重构是必不可少的。

针对泉州的实际情况,重构价值链有几种途径:一是改变过去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战略,转而以客户为中心。尽力去设计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价值链;二是采用灵活制造模式,通过价值链分解收缩,分离出不具有优势的环节,到市场寻求合作伙伴,共同完成整个价值链;三是广泛利用社会资源设计新的价值链。通过精益制造模式,实现价值链集成整合;四是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价值链,实现价值链的动态无缝联结。

?———40??-—?

部门

表52009年安踏、阿迪达斯各部门用工人数比较

安踏

11039831399103l1330058.75

公司名称

生产

阿迪达斯

19808315158427717395961017

人数(人)

行政与管理

研发

市场与营销

员工总数(人)营业收入(亿元)

资料来源:根据两家公司2009年的《:财务年报》整理。

[参考文献]

[1]于妹晖.“温州模式”和“泉州(晋江)模式”的比较

分析[J].科技资讯,2006,(6):207—208.[2]舒少泽.论企业国际化进程与衡量指标[J].统计与决

策,2001,(8):59.[3]崔影慧,魏娟.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

建[J].统计与决策,2007,(6):70—71.[4]卢志渊.泉州体育用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的实证探

究[J].企业经济,2010,(2):131—134.[5]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36—48.

[责任编辑:许跃辉】

万方数据

五星文库wxphp.com包含总结汇报、资格考试、考试资料、IT计算机、教学教材、办公文档、外语学习、党团工作、人文社科、计划方案以及区域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微观效应与宏观机制_图文等内容。

本文共2页12


  本文关键词:区域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微观效应与宏观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12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612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b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