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城市交通拥堵的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16-07-20 16:11

  本文关键词:城市交通拥堵的社会经济影响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交通大学》 2013年

城市交通拥堵的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朱明皓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交通拥堵已成为国内外大中型城市决策当局面临和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居民对出行的便捷性和舒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导致私家车数量快速增加,交通需求的压力持续增大,以北京市为例,全市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在2012年8月已突破510万余辆,机动车驾驶员超过720万人;另一方面大中型城市拆迁费用高昂以及可利用土地面积不足,道路建设受到投资和城市用地的约束,导致新建和改扩建城市道路缓慢,交通供给和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交通拥堵现象也越来越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重点分析了交通拥堵对人口、就业、GDP、能源消耗、土地利用、环境污染、居民出行成本、居民出行时间等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综合自上而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和自下而上的元胞自动机模型,从宏观社会经济总量和微观居民出行的角度,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情景模拟和宏观驱动因素反映上的优势与元胞自动机模型在微观交通流仿真方面优势,构建了城市交通与社会经济互动关系系统动力学模型和城市交通拥堵微观经济成本的元胞自动机模型。以期从这两方面入手,深入研究城市交通拥堵的社会经济影响,提供一种预先评价社会经济政策缓解交通拥堵有效性的方法,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供理论和政策支持。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定性分析城市交通的社会经济属性,从交通流、出行者、经济学角度给出城市交通拥堵的定义,介绍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特征以及本文计算城市交通拥堵指数的方法,定义城市交通拥堵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渠道和影响方式,进而分析城市交通拥堵对社会经济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其次,从宏观角度对城市交通和社会经济(狭义)进行系统分析,划分城市交通与社会经济互动关系子系统,界定系统边界,提出了系统的相关假设,建立因果关系图和系统流图,以北京市城市交通数据为样本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设计参数和结构方程式,构建城市交通与社会经济互动关系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模型校验; 第三,以北京市为例对城市交通与社会经济互动关系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宏观角度分析城市交通拥堵对常住人口、就业岗位、土地面积、能源消费量、环境污染水平等变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户籍政策、限号政策、限行政策、货车限行政策、基础建设投资政策对城市交通拥堵的影响; 最后,在城市道路交通和城市交通拥堵的微观经济学分析基础上,从微观角度通过设定元胞空间、元胞邻居、元胞规则和元胞状态构建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交通拥堵微观经济成本模型,模拟一个假定交通网的车流变化,分析交通拥堵的产生以及出行者的出行成本和出行时间,同时通过模型仿真结果分析可以预先评价社会经济政策对于缓解交通拥堵的作用是否有效,以确定哪种政策更为合适。 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定性研究了城市交通拥堵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渠道和影响方式。(2)建立了以研究城市交通拥堵对宏观社会经济影响为目的的系统动力学模型。(3)研究了不同的社会经济政策对于城市交通拥堵的影响。(4)研究了城市交通拥堵对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关要素的具体影响。(5)构建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交通拥堵微观经济成本分析模型,分析了居民出行成本和出行时间,提供了一种评价交通政策的手段。 本文希望通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城市交通拥堵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分析,明确城市交通拥堵对于社会经济影响的形式和结果,从而为降低城市交通拥堵对城市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提供理论和政策支持。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572.88;F22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宪娟;高自友;李克平;;考虑近邻和次近邻车辆影响的单车道元胞自动机模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2 刘慧;郭怀成;郁亚娟;王真;刘涛;;基于出行的城市客运交通环境系统优化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3 付蓬勃;吕永波;林琳;王永明;;高速公路意外事件所致堵塞的消散策略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4 韩小亮,邓祖新;计算经济学与交通行为研究[J];财经研究;2004年07期

5 韩小亮;邓祖新;;城市交通拥堵的经济学分析——基于计算经济学的模拟检验[J];财经研究;2006年05期

6 姬杨蓓蓓;张小宁;孙立军;;基于元胞传输模型的交通事件消散建模[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7 赵峰;;浅析浦东新区外高桥功能区域交通拥堵问题和对策[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年02期

8 刘丽;周亚平;;基于北京私车消费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城市交通发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6期

9 刘志刚,申金升;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博弈分析[J];城市交通;2005年02期

10 林文浩;系统动力学模型关键参数的遗传算法估计[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爽;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大城市交通结构演变机理及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宇扬;求解城市交通拥堵困境的道路税费治理策略[D];厦门大学;2005年

2 谢琛;城市交通网络拥堵产生及传播的动态模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宋波;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区域交通与经济的互动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官庆;工程设计保险的逆向选择问题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2 项勇,陶学明;基于寻租理论的工程监理博弈行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3 杨岑;彭盈;陈玉水;;招投标中的博弈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4 项勇;任宏;;建设工程项目监理过程中寻租博弈行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5 项勇;陶学明;王永强;;不对称信息下建设项目委托代理激励机制理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6 杨太华;郑庆华;;建设工程中质检站、监理机构和承包商寻租行为的博弈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7 阳霞;周文峰;;代建项目双层委托代理模型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8 万可,汤卫君;头垄断厂家产品定价中的博弈论问题———兼评我国彩电行业价格大战[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9 廖楚晖,薛刚;关于税收腐败有关问题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杨卫军,韦苇;化解村级债务的对策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五四;;不同信息环境下价格功能的历史考察——兼论营销·博弈价格功能下的经济政策效应[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春;;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多元协作组织研究[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4 王春磊;;高速公路重大桥梁异常事件管理系统设计[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翁禾倩;黄源泉;李宇星;林心颖;;“绿色信贷”实施中制度缺陷的多维博弈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6 陈冲;;交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支撑理论与方法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7 蔡新;李益;吴威;叶松;;地震作用下堤防风险分析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8 邓方;陈杰;陈文颉;朱琳;;元胞自动机及其在兵力推演中的建模与仿真[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赵礼强;郭亚军;;制造商分销渠道战略选择的博弈分析[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赵礼强;;多渠道冲突下制造商价格协调策略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兴东;徐州市城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遥感监测与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杨世木;我国体育信息资源配置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江翔宇;公司型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平英;产业组织结构与农产品质量管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马晓丽;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刘家国;基于突发事件风险的供应链利益分配与行为决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杨皎平;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8 刘嘉莹;第三方逆向物流系统构建及其运行优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9 徐连章;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余云军;胶州湾流域与海岸带综合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慧君;CA-MARKOV模型与GIS、RS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郑占;基于CA模型的城市用地扩张模拟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雄;土地使用权征用法经济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舒;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林敏;社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分析及其控制对策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7 叶宗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型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万成;动态环境下的元胞遗传算法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9 李雪连;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安全经济决策建模与仿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温新刚;基于双边道德风险规避的企业高管契约设计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自友,宋一凡,四兵锋,林兴强;公交网络中基于弹性需求和能力限制条件下的SUE配流模型及算法(Ⅰ)[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2 胡红;刘小明;杨孝宽;;基于最小安全间距的应急交通疏散车辆跟驰模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3 张蕊,吴海燕;北京市交通出行方式合理结构模式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訾琨,涂先库,黄永青,杨仁法;城市交通与机动车排放控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年03期

5 韩小亮,邓祖新;计算经济学与交通行为研究[J];财经研究;2004年07期

6 姬杨蓓蓓;张小宁;孙立军;;基于元胞传输模型的交通事件消散建模[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7 李彬何,宁韦昌;大城市客运交通方式的综合分析模型与应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8 邓毛颖,谢理;广州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及交通发展的对策[J];城市规划;2000年11期

9 马小毅;广州市居民出行方式结构变化的启示[J];城市交通;2004年02期

10 毛蒋兴,阎小培;我国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研究述评[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励雅;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关系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文竹;土地利用模式下交通方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明花;;西宁城市交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4期

2 李京文;城市交通必须顺应社会经济的变革[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何玉宏;;以人为本:城市交通发展的核心[J];改革与开放;2001年11期

4 赖南;刘静海;赵志宇;包俊波;曹晓东;;城市客运交通结构对可持续发展影响的量化及效应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年11期

5 申金升,徐一飞,雷黎;城市交通规划与可持续发展[J];经济地理;1998年01期

6 陈宗器;;中国轨道交通的现状和展望[J];电器工厂设计;1999年02期

7 丰伟;;“中心城市交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综述[J];学术动态;2004年01期

8 ;中盟科技携最新产品和技术参加第十一届多国城市交通展览会暨国际停车设备展览会[J];交通建设与管理;2009年11期

9 王瑞科;马爱丽;;石家庄市城市交通问题浅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1期

10 郑新 ,李秀敏;城市交通亮起红灯——中国能大力发展私人小汽车吗?[J];社科信息文荟;1994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静芳;桑景舜;孟繁强;;气象条件对城市交通影响的分析[A];城市气象服务科学讨论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2 郑捷奋;赵鹏林;;城市交通与土地资源综合开发[A];第七次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朱兆芳;;21世纪中国天津的城市交通[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徐惠农;;深圳市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探索[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贺国光;陆百川;;城市交通宏观决策系统的研究[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6 宋欣茹;;解决大连城市交通拥堵势在必行[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裴玉龙;蒋贤才;;城市交通系统多信息平台融合技术分析[A];中国公路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2004年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8 刘志国;;主题二 城市交通与车辆设计创新[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6:城市发展与交通方式创新[C];2010年

9 关维维;;安全管理——公交企业生存的保障[A];北京市物资流通协会2010年理论文集[C];2011年

10 蓝士斌;李宏伟;赵珊;;城市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方日报评论员;[N];南方日报;2010年

2 通讯员 雷海;[N];宁夏日报;2008年

3 记者 程琳;[N];闽南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关剑书;[N];吐鲁番报(汉);2008年

5 本报记者 李栋 付洪军;[N];珠海特区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鞠红梅;[N];哈尔滨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宋智慧 尹义龙;[N];湘潭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贾智勇 魏涛 实习记者 廖亮;[N];新乡日报;2009年

9 记者 付航;[N];经济参考报;2010年

10 ;[N];人民政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明皓;城市交通拥堵的社会经济影响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2 陈宽民;城市交通系统理论分析与应用[D];长安大学;2003年

3 樊大可;西安城市交通建设与发展探索[D];长安大学;2009年

4 邵俊杰;货物运输通道的演变及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陆建;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规划理论与方法[D];东南大学;2003年

6 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7 李惠民;近代石家庄城市化研究(1901~1949)[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高志超;明清时期伶仃洋区域海洋社会经济变迁[D];暨南大学;2008年

9 张文亚;清代伊犁社会经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谷保静;人类—自然耦合系统氮循环研究—中国案例[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玙璠;城市公共交通与社会经济的适应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2 刘国强;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3 陈秋芳(Tran Thu Phuong);河内与北京城市交通运输系统比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李艳艳;城市交通供求非均衡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友谊;川江航运与该流域社会经济的演变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6 邹方幸;由“义集”而“自开商埠”[D];厦门大学;2007年

7 卢卉;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妇女[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费移山;城市形态与城市交通相关性研究[D];东南大学;2003年

9 葛国强;发展我国大城市交通运输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10 程婕;城市客运交通枢纽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城市交通拥堵的社会经济影响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41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741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0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