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从微观基础研究到宏观基础研究:后瓦尔拉斯主义的兴起

发布时间:2016-08-14 14:05

  本文关键词:从微观基础研究到宏观基础研究:后瓦尔拉斯主义的兴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经济师》 2006年01期

投稿

从微观基础研究到宏观基础研究:后瓦尔拉斯主义的兴起

   

【摘要】:宏微观经济学经历了三次融合。在微观基础研究中,新古典主义把预期形成机制理论作为连接宏微观经济学之间的桥梁,而新凯恩斯主义则通过工资-价格粘性的原因解释和不完全市场结构的分析来构建宏观理论的微观基础。他们关于代表性主体、理性、均衡以及协调问题的观点都是不合理的,因此必须研究微观经济学的宏观基础。早在宏微观经济学分立之初,凯恩斯对这一问题就有所关注,西蒙开创性地提出了以“有限理性”为基础的“满意决策理论”,新凯恩斯主义则从制度上来研究宏观基础,其协调失灵学派还提出了协调失灵理论。对宏观基础进行系统研究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后瓦尔拉斯主义。其学者指出,具有有限理性的微观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经济系统方程具有多重均衡解,从而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但宏观制度的协调功能会使经济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湘潭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分类号】:F091.3
【正文快照】:

一、微观基础研究及其局限性20世纪70年代初,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的缺失成为其他学派怦击的目标之一,因为凯恩斯宏观模型是通过工资-价格刚性假设和三个基本心理规律构建的,而不是由微观行为推演出来的。以Lucas(1972,1975)和Barro(1971)等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在这一攻击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浩瀚;[J];经济学动态;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文俊;[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卢平,刘怀洲,张林;[J];北京商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孙建华;郑杰文;罗继秋;杨丽娟;;[J];商业研究;2008年07期

4 刘允斌;[J];财经科学;2002年01期

5 杜金沛;[J];财经科学;2002年03期

6 王廷惠;[J];财经科学;2005年03期

7 汪浩瀚;;[J];财经研究;2005年10期

8 王军;;[J];财会月刊;2009年18期

9 熊红星;[J];重庆商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10 马应超;;[J];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清杰;;[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媛媛;[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姚慧琴;[D];西北大学;2001年

3 姚枝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王朝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周英章;[D];浙江大学;2002年

6 王廷惠;[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汪浩瀚;[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张志勇;[D];吉林大学;2007年

9 孔德威;[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周爱香;[D];暨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林;[D];西北大学;2001年

2 童文俊;[D];湖南大学;2002年

3 叶隆;[D];安徽大学;2004年

4 范旭东;[D];武汉大学;2005年

5 张鹏;[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朱虹;[D];西北大学;2006年

7 黄晓静;[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彭子芫;[D];新疆大学;2007年

9 阎波;[D];暨南大学;2007年

10 李劲竹;[D];四川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汤为本;[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睿;;[J];时代金融;2008年04期

2 刘家贵;[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李石新;郭新华;;[J];经济师;2006年01期

4 李石新;;[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5 邹薇,田贤亮;[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何国华 ,范卫清;[J];世界经济研究;1995年05期

7 李奇;;[J];教学与研究;1988年04期

8 张曦;谢云山;;[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张曦;;[J];金融经济;2009年24期

10 吴海民;;[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罗荣;;[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上卷)[C];1988年

2 王能平;徐躬耦;傅德基;;[A];第九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3 张雪魁;;[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4 李青;;[A];'9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2年

5 钟春平;;[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6 付才辉;;[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长庚;高连水;;[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8 赵德余;;[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9 张静;;[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10 丁为民;;[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梅芳;[N];辽宁日报;2001年

2 王志强、娄立平;[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3 李江;[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4 陈雅君;[N];中国信息报;2004年

5 吴秉杰;[N];文艺报;2007年

6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 樊彩跃;[N];中国证券报;2009年

7 胡汝银;[N];上海证券报;2005年

8 王爱红;[N];文艺报;2006年

9 刘华军 王朝平;[N];青岛日报;2009年

10 刘玉录;[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冠;[D];复旦大学;2004年

2 黄海晴;[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谭民俊;[D];中南大学;2007年

4 刘刚;[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杨雪锋;[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王利红;[D];复旦大学;2007年

7 张广现;[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周文祥;[D];天津大学;2007年

9 王培先;[D];复旦大学;2003年

10 胡爱华;[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良;[D];辽宁大学;2009年

2 刘连刚;[D];安徽大学;2004年

3 赵振华;[D];中南大学;2004年

4 贾善铭;[D];兰州大学;2011年

5 童文俊;[D];湖南大学;2002年

6 赵京明;[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7 张笑堑;[D];苏州大学;2002年

8 程林;[D];四川大学;2003年

9 高虹;[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10 刘伟丽;[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从微观基础研究到宏观基础研究:后瓦尔拉斯主义的兴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38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938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c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