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期刊的层次划分及评估论文、引文质量的赋分方法
本文关键词:医学期刊的层次划分及评估论文、引文质量的赋分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医学期刊 影响因子 层次划分 质量评估 赋分方法
【摘要】:本文应用布拉德福区域分析法对国内医学期刊进行层次划分,并依据各层次期刊的影响因子(IF)均值时分布于相应层次的论文和引文赋予不同的分值,指出所划分的各层次医学期刊IF的分布基本符合布拉德福定律中的离散现象,认为所进行的层次划分和赋分方法可应用于对期刊所载论文及引文质量进行评估。
【作者单位】: 中日友好医院期刊部;中日友好医院科教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关键词】: 医学期刊 影响因子 层次划分 质量评估 赋分方法
【分类号】:G353.1
【正文快照】: 在科技论文的评估中,应把激励的重心放在提高论文的质量上,而不是单纯追求数量上的增长,这已是文献计量界及科研管理界专家的共识。应用引文分析法评估论文质量时,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和论文的被引次数是最基本的两个指标…。 目前,基层的科研部门对于论文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姜联合,姜丹;科技期刊动态评价指标——趋势指数[J];编辑学报;2001年02期
2 金碧辉,汪寿阳,汪冰,RonaldRousseau,吴振新,刘筱敏,朱献有;国际论文与国内论文合一统计方法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1999年03期
3 王岩,刘雅娟;运用引文分析进行论文评价的方法初探——引文分析中期刊影响因子的运用[J];科研管理;2001年01期
4 梁立明,武夷山,商玉生;科学计量学在科学基金管理中的应用[J];科研管理;199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桂秀梅;;我国玉米病害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7期
2 张志转;施倩倩;朱永和;;我国农业领域各专题的发文量与被引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3 张凤巧;王元立;曹克强;;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马铃薯晚疫病研究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4 刘萍;桂秀梅;张俊立;;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5 王树桐;张凤巧;曹克强;;我国苹果树腐烂病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6 毕杰;桂秀梅;;从文献分析看我国白菜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0期
7 邹侠;2003年《课程·教材·教法》载文及作者统计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李国军;朱辉;韦秉兴;张家侠;邱海洪;韦绥概;;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我国对家蚕毒性的研究[J];北方蚕业;2009年01期
9 王晓燕;;从2004-2009年《北方经济》载文统计看经济研究发展状况[J];北方经济;2011年16期
10 赵世华;侯庆磊;刘翠琼;唐瑜;;我国林业科学类期刊的计量指标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惠祥;张弘;曲俊延;陶文文;;科技期刊评价指标的类型与属性[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五集)[C];2007年
2 叶济蓉;;文献计量学在果树学文献研究中的应用[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六集)[C];2008年
3 郑雨田;;学术期刊知识产权研究文献分析[A];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第7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杨勇;杜雯君;;2006~2008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的文献计量研究[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5 李云霞;;基于CNKI数据库的农业面源污染文献定量研究[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6 孙群;杨秀霞;纪蔚秀;杭爱华;;期刊的影响因子与中国地学期刊的国际影响力[A];寸丹集——庆贺刘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8年
7 江丽丽;杜政;唐辉;;中文医学核心期刊简介[A];中华预防医学会预防医学情报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睿;美国《物理评论》的创办和发展[D];西北大学;2011年
2 叶征;中国软科学的发展(1978-2010)[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王琪;西方现代体育科学发展史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钟镇;中国物理学研究绩效与发展特征的国际比较[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郝峰;消化性溃疡近15年中医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李景;本体理论及在农业文献检索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以花卉学本体建模为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4年
7 赵萍;时间治疗学的计量研究及高血压时辰治疗的系统评价[D];四川大学;2005年
8 侯海燕;基于知识图谱的科学计量学进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张兆辉;由消化性溃疡相关文献探讨中医治疗与处方用药规律[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10 李运景;可视化引文分析在科技史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国强;2000-2008年美国、英国体育教学研究状况及趋势[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高森;1999-2008年《中国实用内科杂志》载文数量及质量指标的变化趋势和比较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3 赵青;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高被引论文的内容与形式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蔡璐;基于引文分析法的学科关联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叶济蓉;龙眼文献计量学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6 冷婧;基于《中华儿科杂志》文献计量分析的我国儿科学发展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7 王靖娜;科技期刊评价指标的统计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周燕;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档案学术研究述评(1979-2010年)[D];云南大学;2011年
9 叶然;我国中医护理科研发展状况分析[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邵慧琴;1999-2009年我国15种中文核心期刊体育旅游研究文献计量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秀成;科技期刊质量的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法[J];情报学刊;1989年05期
2 师昌绪,田中卓,黄孝瑛,钱浩庆;“科学引文索引(SCI)”——国际上评定科研成果的一种方法[J];科学通报;1997年08期
3 金碧辉,汪寿阳;SCI期刊等级区域的划分及其中国论文的分布[J];科研管理;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平,杜玉环,武阳丰;从数据库收录医学期刊的数量和质量变化看近年我国医学研究的发展[J];编辑学报;2004年03期
2 郭世远,李刚,谭映军,张韶咏;提高我国医学期刊影响因子之我见[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2年01期
3 Gonzalo López-Abente;Concha Mu泺oz-Tinoco;余党会;;关于医学期刊影响因子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研究[J];学报编辑论丛;2005年00期
4 孙慧;汤先忻;;医学类期刊h指数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年03期
5 刘雪立;徐刚珍;方红玲;周志新;董建军;盛丽娜;付中静;苗媛;;如何提高医学期刊的影响因子——从《眼科新进展》论文分类被引情况谈起[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年04期
6 胡爱玲;卓选鹏;黄崇亚;;中国医学期刊主要评价指标统计分析与讨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年02期
7 刘雪立;董建军;周志新;徐刚珍;方红玲;盛丽娜;;我国医学期刊出版周期与影响因子关系的调查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年01期
8 刘雪立;周志新;方红玲;盛丽娜;秦小川;;2005~2007年我国医学期刊自引率与过度自引的界定[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年04期
9 宋建武;朱静;黄开颜;陈望忠;王征爱;;高影响因子国际医学期刊摘要类型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年02期
10 毛文明;郑俊海;汪军洪;徐晓泉;徐华娅;;对浙江省20种医学期刊网络计量指标的分析与思考[J];编辑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Gonzalo lópez-Abente;Concha Munoz-Tinoco;余党会;邓晓群;;关于医学期刊影响因子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研究[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三集)[C];2005年
2 范文田;何小燕;;《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的三种影响因子及其在全国各类高校学报中的位置[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六集)[C];2001年
3 谨玉梅;王新英;;高校学报影响因子亟待提高[A];首届科技出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周琼;;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及提高途径[A];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夏进;张勇;董业斌;;环境承载力影响因子分析方法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6 张祥合;王丹;;如何正确理解和提高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影响因子[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世雯;胡辅朝;李蓓兰;税燕玲;周清华;;如何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七集)[C];2003年
8 罗全安;杨晶;袁锦文;饶华松;;五种文章的影响力及其对影响因子的贡献[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七集)[C];2003年
9 董秀s,
本文编号:543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arkj/543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