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毕业论文撰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安顺学院为例
本文关键词: 体育专业 本科论文 出现的问题 分析 思考 出处:《安顺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章主要从安顺学院2009级体育系学生的毕业论文入手,通过调查找出在论文写作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力求思考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尽量避免在论文写作时出现不应该出现的问题。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starts with the graduation thesis of 2009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students in Anshun University, finds out some problems in the writing of the thesis, and tries to think about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Try to avoid problems that should not arise when writing a paper.
【作者单位】: 安顺学院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分类号】:G8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方千华;黄汉升;;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学刊;2007年02期
2 曾吉;黄厚新;蔡仲林;;我国普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20年回顾与展望[J];体育学刊;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军汉;;四川省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09年04期
2 陶磊;殷绪彬;蔡旭东;;制定理工类高校体育特长生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年35期
3 胡浩;刘东升;彭坤;;山东省高校田径运动队教练员素质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4 王春英;田晓;;从科研成果角度审视体育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J];价值工程;2011年26期
5 李军汉;;四川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绽小霞;蔡治东;;高校普通学生运动队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2年05期
7 王学文;;浅论高水平运动队在高校体育发展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2年35期
8 郑丹蘅;焦敬伟;;对普通学校和体育专门学校“教体结合”实践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9 刘宁;;吉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1年04期
10 毛俐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困境与出路[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向宏;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亚云;社会转型期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天津;江西省高校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队发展现状与分析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也;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科研论文研究现状与问题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亚斯;对北京体育大学近三十年学校体育学方向学位论文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4 赵乾琦;河北省第十六届大运会竞技健美操参赛队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郑志华;我国区域体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方萍;2000-2009年我国普通高校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关于“排球”的选题现状分析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吕乾星;江苏省普通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轩志强;浙江省竞技体育人才多元化培养机制研究[D];宁波大学;2010年
9 管昌燕;高校竞技体育人才“校企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10 周洁;江苏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秉枢,左琼,张佳麟;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的历史回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2 张力为;个案研究可以做成体育科学的博士论文吗?[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3 池建;论竞技体育与高等教育的结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 王文生,李军;体育方法学研究引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风笑天;方法论背景中的问卷调查法[J];社会学研究;1994年03期
6 仇军,陈伟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来源与构成模式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梁丽萍;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歧异与整合[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8 曹玲;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9 田麦久;马启伟;张力为;田野;卢元镇;浦钧宗;张明立;;我国体育科学研究中的方法学问题[J];体育科学;1993年03期
10 杨毅,王秉彝;体育科学研究应用数学方法的思考[J];体育科学;1998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洁;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综览[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力;对高师体育专业学生实习能力的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2 王健;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及其课程体系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3 吴节义,周欣元;高考篮球专项考生应考心理的调查分析[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S1期
4 李正花,蔡兰;体育教育专业不同专项学生体能现状的分析[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5 张振丰;;影响体育专业学生学习诸因素的调查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年12期
6 王丰彩;李明;李培;;福建省第13届大学生运动会动感啦啦队比赛裁判员评分的客观性分析[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9年01期
7 吴亿中,李丰黔;体育系与普通系男生身体成份与PWC_(170)的测试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张赐东;李志军;张媛;谢亮;;华东区高校龙狮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J];龙岩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徐烨;刘礼国;;对湖北省体育术科统考改革的分析[J];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王丰彩;杨雪红;;大学生运动会动感啦啦队比赛裁判员评分的客观性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广宇;童进;;体育专业学生身体成分的测定与分析[A];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明军;;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左心室收缩时间间期的分析与评价[A];2007全国运动生理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3 赵新平;;中国田径运动奥运会成绩及影响因素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4 陆跃琴;林小美;;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国际现状分析——兼论中国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发展对策[A];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5 乔英俊;;全面推进 拓展网球——浙江省网球运动发展的现状调查及分析[A];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6 穆健鹰;刘宗祥;张连凯;;乒乓球穆氏训练法的创新特点分析[A];2006年全国体育仪器器材与体育系统仿真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涛;张久健;马胜利;王相英;王美春;;高等院校体育专业考生身体素质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与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8 曹琼瑜;;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9 徐占荣;;体育专业本科学生学风状况的调查与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10 雷福民;;体育专业SPSS电子教学课件的研制与应用[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顾晓萍;高招体育专业测试下月开始[N];石家庄日报;2009年
2 潮安县凤塘中学 苏少华;高考体育专业篮球专项基础训练研究[N];潮州日报;2010年
3 李满福;甘肃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考开始[N];甘肃日报;2008年
4 司芒;体育收藏大有雅趣[N];经济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张玮;企业体育“围城”之惑[N];解放日报;2006年
6 连小芳;“五项工程”书写宁夏体育新概念[N];宁夏日报;2008年
7 李刚;宁夏体育锁定五项工程[N];宁夏日报;2008年
8 漆龙彦(作者系市农业局副局长、市农民体协副主席);抓特色 抓基地 农民体育展辉煌[N];黄石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窦雨佳;体育教师岗位渴望更多高校生[N];中国体育报;2009年
10 记者 马效军邋 实习生 王建忠;甘肃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开考[N];甘肃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赵志英;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培养[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王树宏;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现行招生考试制度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3 赫忠慧;当代本科体育专业人才观和专业设置变革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4 张矛矛;新中国体育广播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5 袁芳;中国女排优秀运动员的成长与培养[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6 邹循豪;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契约与工作状态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争蔚;我国高校舞龙运动的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覃少菊;广西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邹婷;面向基础教育的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通识课程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勇胜;中学体育专业考生身体素质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蒋代新;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龙狮课程设置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曾勇超;高校体育专业健美操专项课职业技能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会会;高校体育专业开设啦啦队运动课程的必要性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7 费纪君;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测试成绩的分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高宣;武汉市部分社区社会体育人口的调查与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逸晨;澳大利亚女篮崛起因素探析[D];河南大学;2009年
10 王海;蹦床运动屈体两周早转后空翻动作技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97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1497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