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当代中国司法文化及其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2 06:39

引 论

对于司法文化问题的研究,意在整合现有的关于司法文化的认识,丰富我们对司法文化的特征和功能内涵的认识。现有的司法文化,并没有形成固定的学术名词,一般是在论及法院活动时,会出现司法文化这一表述,对法院活动的文化性分析也并没有形成规范性和一致性的说法。司法文化的主体不仅仅包括法官,而且包括检察官、律师等群体的法律文化现象。如果将不同主体在不同领域内的活动现象,整合为统一的司法文化理论体系对于指导司法学其他相关领域的对策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尝试通过分析传统司法文化对于当代司法改革产生的文化影响,以及中国司法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规律,从中把握中国司法化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历史脉络。在分析西方国家司法文化的过程中,把握西方国家司法文化中的理性精髓,,总结具有普适性、规律性的一般理论。同时,我们也期待司法文化这项研究作为司法学研究领域的一次尝试,为司法学的学科研究发展提供一种文化的参考。
....


第一章 司法文化的构成与功能


一、司法文化的内涵

通过以上关于司法文化的有代表性观点的综述,笔者认为,司法文化应作广义理解,司法文化既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无形在于司法文化对法律制度运行中的价值引领作用,有形则在于其文化意义上的表达,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即司法制度、司法组织机构、司法技术、司法仪式等途径展现。司法文化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物,却可以在司法运行的各个环节展现。因此,司法文化在我国司法研究和考察中,应该做广义理解,内涵包括司法制度、司法组织机构、司法技术、司法仪式中承载的文化价值,领域覆盖审判环节、行政管理环节,主体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社会媒体的交互作用,民众对于司法运行的态度观点,以及司法职业共同体内部的文化价值诉求等。

二、司法文化的基本构成

司法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司法哲学、司法文化、司法理念、司法环境、司法仪式、司法技术、司法能力等。司法文化研究的侧重点在于一种整体性描述,侧重于司法文化的整体面貌。司法文化的构成,从不同角度分析,存在多种可能:第一,根据司法文化发生的领域不同,分为司法制度中的司法文化、司法组织机构中的司法文化、司法技术中的司法文化、司法仪式中的司法文化。司法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因为司法运行、司法权实现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司法文化。司法文化法律文化的延伸和实现。在一个法治社会里,法治精神和价值理念首先体现在司法领域。司法文化可以表现为法律运行时的秩序、正义等价值,也可以表现为促进法律内在精神意蕴的表达。在实现权利保障功能的同时,确立法律的权威和司法的公信力。当然司法文化不是抽象的,或是流于表面的形式,司法文化通过司法制度、司法组织机构、司法技术、司法仪式等物质载体而表达。

第三章 司法职业人的司法文化..........34

一、司法文化与司法职业共同体的形成.......34 
二、二、职业精神与司法职业人的司法文化........38
三、 三、司法职业道德与司法职业人的司法文化.......42 
四、第四章 社会公众的司法文化...........67
一、社会公众司法文化的认知类型..................70 
三、司法文化认知视野下的当代中国司法公信力..............72 
第五章 当代中国司法文化的培育..........77
一、对传统司法文化的继承..............77 

二、对西方国家司法文化的借鉴........81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文化的建设路径.....85 


第五章 当代中国司法文化的培育


一、对传统司法文化的继承

培育现代司法文化实质上就是现代理性司法文化对传统司法文化的超越。中国司法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型,需要解决一个重要命题,即如何处理与现代司法理念相冲突的传统因素,亦可以归结为一系列具体问题,例如,如何解决习俗或习惯法的实效性问题等。具体而言,中国特殊的城乡二元格局,传统与现代的冲击为司法文化带来许多新挑战:一方面,人们习惯于将问题的解决出路放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上,但法律毕竟不是孤立的规范体系,某些领域的立法在现实中常常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也就是法律的实效性问题。在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中,法律制度的实效性缺失已经不是个别现象,有些学者分析我国法律现实有效性缺乏的原因在于,在法律移植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供体和受体的差异,以及法律移植的同构性和兼容性,造成法律适用过程中的问题。①

二、对西方国家司法文化的借鉴

第三,把道德和政治问题转为法律问题。把法律问题转为司法问题,把司法问题转为程序问题。②这一点是当代司法文化需要汲取的智慧。有的法官认为在具体判决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便是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在具体的案件中经常面临着三种效果之间的冲突。笔者认为,在转型时期的中国这是正常现象,的确会面临着不断发生的新情况,道德问题和政治问题需要得到妥善、合理的解决,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需要得到平衡,而其中理性司法提供了一条合理有效的路径,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司法文化的精髓,在社会治理中,将社会问题、政治问题转化为司法问题。美国曾经担任过国务卿的韦伯斯特也认为,“人类社会最好的结局就是司法审判”。①将道德和政治问题转化为司法问题、程序问题,这也是法治社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


结 语


当代中国司法文化呈现出整体性、复杂性和动态发展性,对当代中国司法文化及其培育的研究也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学术研究任务。本文的研究虽力求能够清楚地展现当代中国司法文化及其培育的谱系和框架,然而由于当代中国司法文化主题的宏大、视角的广阔,笔者认为,本文并没有详细阐述当代中国司法文化及其培育的全部内容,所做的努力只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展开学术研究的视角,为本人的后续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当下中国,正在进行一场规模宏大且力图影响深远的司法改革实践,实现司法改革的目标特别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还任重而道远。法学法律界关注并研究司法文化及其培育理论命题,以学术担当为司法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以文化自信为司法职业人和社会公众提供智力支持,我们的努力终将对我国司法制度的完善和司法改革的成功作出应有的贡献!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590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3590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3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