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网_收稿要求:《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投稿须知
本文关键词:地球信息科学学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的学报级综合性学术刊物。2001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ISSN中国国家中心批准,于2002年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地球信息科学是面向21世纪信息时代的新兴学科。它融合了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信息网络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是综合研究地球科学复杂系统的新领域。 地球信息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高新技术发展与交叉的必然产物。它以地球系统信息流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地球信息机理、地球信息认知方法和地球信息时空图谱技术;实现对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生态、区域持续发展等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研究,应对“数字地球”战略与全球变化等科学问题。《地球信息科学学报》主要刊登地球系统科学及其相关边缘交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前瞻性、创新性强的科学研究论文以及与国民经济、技术研究开发紧密相关,应用价值较高的学术论文。本刊还辟有研究通讯、前沿探索、科技开发、综述、学术动态等相关栏目。热忱欢迎国内外学者踊跃赐稿。 学术论文来稿要求如下: 1.来稿主题鲜明,内容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语言精练;来稿(包括图、表及英文摘要),一般为8000字左右,并请电子邮件发送至sxfu@lreis.ac.cn.(文中的图、表要单独以 .tif 或.xls的文件格式附寄)。 2.中文摘要300-500字,英文摘要22行左右(英文摘要的内容应包括主要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与研究结论,可以与中文不一样,略长。),关键词3~5个;论文的各级标题分别按顺序编码制:1,1.1等,各级标题一律左起顶格书写。 3.凡属国家、省、部级及其以上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重点攻关项目的研究论文请在首页脚注中注明基金的名称和编号。 4.文稿中计量单位一律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用标准符号表示。如吨(t),米(m),时(h)等,各种专业术语一律按已颁布的标准使用。同一名词术语、计量单位、人名、地名等要求全文一致。 5.表格格式为三线格,表格标题为中英文对照,在表格上方居中。插图或彩图照片的图像要求清晰美观,凡涉及国界线的图件,请按地图出版社最新标准底图绘制,插图应是清绘原图,标题为中英文对照,在图下方居中。 6.参考文献:只列文中引用的、公开发表的文献(未公开出版的用脚注说明),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引用之处在右上角标注编号),引用他人资料和数据要注明出处。英文文献著录,作者姓在前、名在后,遵守有关国际惯例。具体如下: (1)专著、论文集:作者(列前3名).文献题名.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起止页码。 (2)期刊文章:作者(列前3名)文献题名. 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3)论文集析出文献:作者(列前3名). 析出文献题名.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 原文献题名.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起止页码. 7、稿件处理周期为三个月,三个月没有收到编辑部答复的作者可以自行处理其稿件,请勿一稿多投。稿件如不被采用,本刊将及时通知作者。来稿发表与否,由本刊编委会最后审定。来稿恕不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 8、来稿请附作者(第1作者)简介、E-mail地址和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 来稿请发至E-mail:dqxxkx@igsnrr.ac.cn, 2009年1月1日起,来稿请使用《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在线投稿系统:投稿。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编辑部地址: 北京市安外大屯路甲11号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3126房间《地球信息科学学报》编辑部 邮编:100101 电话:64888891 传真:64876545
本文关键词:地球信息科学学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95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hengyudg/149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