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教案模板 >

《雨巷》课文解读

发布时间:2016-02-16 14:52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那么,就让我们循着诗人在雨巷行进的足迹,躲在一旁,悄悄地窥视吧。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你看,接下来的第2节,诗人写道,他希望逢着的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果然梦幻般地飘然迎面而来了。她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这一节里,诗人反复地拿丁香来比喻姑娘。丁香,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我国古诗里有好些吟咏丁香的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丁香体柔弱,乱结枝欲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等。丁香开花在仲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容貌像丁香一样姣好美丽,品格像丁香一样高雅圣洁,心绪也像丁香一样忧愁惆怅。她愁什么?莫非是忧愁那负心的夫君,莫非是想望如意的郎君,也许是,也许都不是,她的愁就象她的容貌,就像她的心灵,高雅而圣洁,美丽而动人。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1)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2)。

 

[]1)彳亍:chìchù,小步慢走的样子。(2)惆怅:chóuchànɡ,伤感,失意。

 

3节写道,这丁香一样的姑娘,在“我”的长久的期待中,终于姗姗走来了。她 “像我一样,像我一样”,读到这里,我们恍然有所领悟:原来这丁香姑娘就是“我”,“我”就是这丁香姑娘,我也有姑娘一样的美丽,也有姑娘一样的高洁,也有姑娘一样的忧愁。彼心即我心,姑娘就是“我”的心。姑娘是我的心上人?姑娘是我的追求和理想的化身?也许是,也许都不是。我们不必追问得那么具体,也不必回答得那么确切。因为诗毕竟是诗,正如前人所说:“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尤其是戴望舒早期的诗,大都不是直接对现实的摹写,而往往是一种隐蔽灵魂的宣泄。正如一位诗家所说:“一个人在梦里泄露自己的潜意识,在诗作里泄露隐蔽的灵魂,然而也只是像梦一般朦胧的。从这种情境,我们体味到诗……是在于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1)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1)太息:出声叹息。

 

4节,“她默默地走近”,——看来“心有灵犀一点通”,两颗心灵已经接近、贴近,互相理解了,然而又终于从身边飘然而过,令“我”失望,她也“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两人的距离又重新拉开。这两位彷徨者都得了同一种抑郁病,不忍相离,又不得不相离,因而同病相怜;然而又正因为病症相同,不可能互相拯救,只得分手。他们就是这样既彷徨,又在彷徨中追求着,追求着……“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我”与姑娘的相遇,是一段真实的人生际遇,还是“我”思之深切而出现的一种幻境,还是这简直就是写的一场梦?诗没有明说,也不能明说,让我们去想象吧。

 

诗的第234节写“丁香一样的姑娘”也撑着油纸伞,像诗人一样,彷徨在这悠长而寂寥的雨巷。她从诗人对面而来,她与诗人只是瞬间相遇,又像梦一般地飘散而去。这是从正面写诗人与“丁香姑娘”的相逢。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1)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1)颓圮:tuípǐ,倒塌。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远了”的反复很有诗意,使人想起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静,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对丁香姑娘依依难舍之情,就在这反复中充分流露出来了。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这一节从字面看写姑娘的消失,实际是写美的毁灭,希望的毁灭。在“颓圮的篱墙”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姑娘的一切都“消散”了,美被彻底地毁灭了!诗人追寻着的希望也彻底地毁灭了!这毁灭的希望,是诗人圣洁的爱情,还是诗人高尚的理想?

 

诗第56两节,是诗人回转头来,目送那从身旁飘过的女郎远去,一直看见她“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她的颜色,她的芬芳,都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也都消失了。丁香姑娘的的确确、完完全全地消失了,“我的希望也的的确确、完完全全地消失了。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姑娘消失了,希望毁灭了,但是“我”仍然没有放弃追求。诗的末尾与首节回应,我依然独自在悠长、寂寥的雨巷中彷徨,失望中又期待希望。“逢着”改为“飘过”,让诗一般的故事在更加朦胧迷茫的梦幻中结尾。



本文编号:27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ajx/27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c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