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合作与管治》书评
本文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合作与管治》书评
更多相关文章: 长江三角洲地区 城市合作 城市管治 城市与区域管治 两条主线 城市间合作 研究重点 研究领域 实证研究 城市增长
【摘要】:正南京大学罗小龙博士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合作与管治》一书近日已有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近年来中国城市与区域管治研究领域的代表性著作之一。本书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案例,以城市间合作与管治为研究主线,系统探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合作与管治问题。作者的研究重点围绕两条主线展开。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分类号】:F299.2
【正文快照】: A REVIEW OF CITY COOPERATION AND GOVERNANCE INTHE YANGTZE RIVER DELTAFANG Chuang-lin(Institute of Geographic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Beijing 100101,China)[J].地理学报,2001,56(4):437-446.[7]王成新,姚士谋,陈彩虹.中国农村聚落空心化问题实证研究[J]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炎彪;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与北仑开放开发[J];浙江学刊;1992年06期
2 沈道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改革与城市发展[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3年02期
3 是丽娜;长江三角洲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马燕君;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比较研究[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曹光杰;;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探讨[J];商业研究;2006年05期
6 方勇;张二震;;长江三角洲跨国公司主导型产业集聚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10期
7 金钟范;;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取向探讨[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8 姜威;;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J];经济视角(下);2008年04期
9 许瑞林;;长江三角洲地区一次能源供应安全的思考[J];上海电力;2008年05期
10 蔡安;;搭建新平台 促进信息共享和优势互补——2008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公安道路交通管理论坛》暨《第四次联席会议》在泰州召开[J];道路交通管理;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俊英;张养梅;张晓春;车慧正;占明锦;马千里;俞向明;;长江三角洲地区背景区域PM10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大气成分与气候、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2 张强;陈家其;吴宜进;;长江三角洲历史旱涝与古里雅冰芯气候变化遥相关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郭坤一;于军;方正;赵健康;冯小铭;王润华;张于平;梁晓红;;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二——“十五”地质行业获奖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4 曹可强;;论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产业的一体化发展[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5 孙顺才;;未来海面变化对加剧长江三角洲地区洪涝灾害影响初步分析[A];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6 张振国;贾铁飞;;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圈的构建[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章波;濮励杰;黄贤金;周青;吕敏眸;李宪文;;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8 冯亚芬;魏少琴;贾铁飞;;区域旅游资源时空结构分析——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9 许有鹏;于瑞宏;王一秋;罗贤;;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对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影响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侯翠香;翁爱湘;;长三角地区科技期刊与科技经济发展探析[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二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陈明;长三角16城市共建物流大通道[N];中国建设报;2005年
2 记者 唐春成;《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合作(泰州)协议》签署[N];泰州日报;2006年
3 杜婷婷;低碳城市合作:可持续发展有效方式[N];中国石化报;2009年
4 张永胜;我市与越南会安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N];晋中日报;2010年
5 李仁丰;中英联手试点“城市合作医疗”[N];健康报;2003年
6 记者 王庭君 钱兰;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七次会议在泰举行[N];泰州日报;2006年
7 记者 王庭君;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七次会议今天开幕[N];泰州日报;2006年
8 记者 姬恒飞;银川力推太中银铁路沿线城市合作发展[N];银川晚报;2011年
9 ;城市合作:共同赢得大未来[N];中国旅游报;2002年
10 ;携手合作“9+2”市长论坛结硕果[N];广西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国辉;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于新娟;长江三角洲棉业外贸及其影响(1912—1936)[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孙长青;长江三角洲制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洁;长三角地区化肥投入环境影响的经济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5 李广斌;新时期我国区域规划理论革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宋瑜;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崔大树;区域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8 王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区域承载力综合预测与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丰志勇;基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产业密集区技术扩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淡远鹏;片段化生产、技术扩散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信忠保;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万年以来海面—地面系统模拟试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马莹;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综合竞争力与功能定位分析[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3 赵丽;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国际化进程回顾与比较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4 朱帅;长江三角洲臭氧和气溶胶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6年
5 成涛林;西部大开发战略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6 付桦;长江三角洲会展业空间格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庆连;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用地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8 奚永忠;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竞争力研究[D];江苏大学;2006年
9 牛高华;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耕地非农化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10 喻晓;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估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646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1164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