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化生态》书评
本文关键词:《长江文化生态》书评 出处:《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生态 文化研究 文化现象 长江文化 黄河文化 论证 自然环境 人文社会环境 书评 中华文明
【摘要】: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分类号】:K928.42
【正文快照】: 邓先瑞教授和邹尚辉教授合著的《长江文化生态》一书已经面世,我们为他们完成了这一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课题感到欣慰。该书引用生态学原理论证长江文化源流与环境的关系,比较全面系统地廓清了某些长江文化现象,在相当程度上填补了长江文化研究的空白,这是一项将我国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栋;从哪飞来了一位美人——棋外谈棋之三[J];体育文化导刊;1988年05期
2 秦季强;侗族婚姻文化生态变化浅析[J];贵州文史丛刊;1993年04期
3 董健;;论北京人艺的文化生态[J];戏剧艺术;1993年02期
4 赵树华;文化生态与人才发展[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1期
5 过伟;侗族娘梅姑事与文化生态研究方法[J];民间文化旅游杂志;1996年04期
6 过伟;;侗族娘梅姑事与文化生态研究方法[J];民间文学论坛;1996年04期
7 张雪莲;汉文化为中心的唐代文化大融合[J];人文地理;1997年03期
8 李廷贵;日本──一个奇妙的国家(关于日本文化生态的汇报提纲)[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9 滕守尧;艺术与人的可持续发展[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廖静琳;贵州苗族文化生态初探[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秀煌;;记号的性质及其人性意义——记号人性论与情理同源论[A];第一届、第二届东亚符号学国际会议论文集[C];1998年
2 张诗亚;;西部开发新理念——发展特色科教 构建良性自然/文化生态[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赖进贵;张春兰;王韦力;;文化生态数字地图博物馆建置研究[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闵华水;;优化文化生态是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根本[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5 唐亮;;构建班级文化的实践与思考[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八——追寻的旋律[C];2003年
6 杨慧;;从文化实践解读文化生态村建设[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李雪松;;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的思考[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丁雪枫;;论“江苏道路”的伦理学难题[A];首届国际道德哲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黄俊杰;;顺应自然的文化生态环境 名城镇远古建筑的启示[A];2004生态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宋生贵;;民族艺术的美学品质与民族文化生态基础[A];2004生态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木风;艺术与人的可持续性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王军 冯瑛冰;谁来保护文化生态[N];中国旅游报;2000年
3 北海市副市长 李树华;乘西部大开发之势 打响“南珠文化”品牌[N];中国文化报;2000年
4 四川省文化厅厅长 张仲炎;历史的责任 时代的要求[N];中国文化报;2000年
5 汪青玉;西部中青年作家扫描[N];中国艺术报;2000年
6 《21世纪初福建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课题组;我省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N];福建日报;2000年
7 ;文化生态与文学艺术[N];光明日报;2000年
8 魏兴国;青海特色文化呼唤大构建[N];青海日报;2000年
9 新华社记者 王军 冯瑛冰;谁来保护文化生态[N];人民日报;2000年
10 卓昌勇;西部旅游开发与文化生态保护[N];重庆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丁晓原;文化生态演化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流变[D];苏州大学;2001年
2 徐书业;变革的趋向:转型期的学校文化生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艾山江·阿不力孜;维吾尔族服饰文化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4 刘敏;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与文化生态保护更新[D];重庆大学;2004年
5 戴联荣;大学生态:文化人格共生和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崔英锦;朝鲜族传统游戏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陈明;乱象与主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8 徐建;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喻琴;徽州传统民居群落文化生态环境要素的分析及发展思考[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赖龙扬;客家区域基础教育的文化生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3 黄睿;国际恐怖主义的文化生态本源探析[D];福州大学;2004年
4 蔡加珍;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视野下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华侨大学;2005年
5 祝晓春;巫山神女传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愚;文化生态与中国传统档案文化[D];四川大学;2005年
7 傅定涛;文化视野中的大学师生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8 李莹华;“三农”框架下的西部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9 尹连博;语文教育的文化生态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维民;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文化建设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32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1332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