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本的中国近代史书评
本文选题:中国近代史研究 切入点:书评 出处:《近代史研究》1999年01期
【摘要】:日本是人均书籍出版量多年稳居世界前茅的国度。因之,除了书籍广告和书讯,对于书评也是予以重视的。日语所谓书评,《广辞苑》的解释是“对书籍的内容进行批评和介绍的文章”。日本史学界的学术刊物,,突出者如《史学杂志》(史学会编辑)、《历史学研究》(历史学研究会...
[Abstract]:Japan is the country with the highest per capita number of books published in the world for many years. For that reason, in addition to advertising books and information about books, The Japanese so-called book review, "Guang ci Yuan", is interpreted as "an article that criticizes and introduces the contents of books." academic journals in Japanese historiography, Prominent people such as the Journal of historiography (Journal of historiography) (Journal of historiography), History Studies (Society of Historical Studies).
【作者单位】: 日本广岛大学文学部
【分类号】:G256.4,K09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学精粹[J];史学史研究;2011年03期
2 洪认清;皮晖;;刘大年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科学化问题的探索[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李卫民;;时代呼唤更成熟的中国灾荒史学——夏明方教授访谈录[J];晋阳学刊;2011年04期
4 张剑平;;中国共产党与历史科学的发展[J];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5 吴忠良;;爱国一书生——纪念陈训慈先生诞辰110周年[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6 康桂英;;吕思勉通史著述研究述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朱浒;;“范式危机”凸显的认识误区——对柯文式“中国中心观”的实践性反思[J];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8 康华;;论历史研究中的“求同存异”与“存同求异”[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赵广军;;历史学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现状及分析[J];文山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太风;;文史结合的魅力——读沈渭滨著《曾经沧海》兼论其学术风格[A];近代中国(第十二辑)[C];2002年
2 张越;;“书评”中的学术批评——《燕京学报》“书评”栏目的特色[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3 赵庆云;;论早期近代史研究所的学术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8年卷)[C];2009年
4 杨国强;周武;;陈旭麓教授与中国当代史学[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5 黄予植;;究竟要摆脱什么样的历史观?[A];忘年交书简二集[C];2010年
6 雷北疆;;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史学的影响[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7 彭明;;开垦中国现代史学领域中的处女地[A];中国现代史论丛(上)[C];1983年
8 邓京力;马敬;;试论影响历史评价的若干因素[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9 龚喜春;;谢本书爱国主义研究述评[A];谢本书史学研究评述[C];2006年
10 李弘祺;;后现代/后殖民主义的民族主义和中国史学:濠梁上Q5鱼的悖论(英文)[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田垣;近代史所举办第七届青年学术论坛[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本报书评人 李洪岩;走向形而上学的中国近代史学[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张宝明;中国近代思想史起点之我见[N];光明日报;2007年
4 ;对历史负责 用文物说话[N];中国文化报;2003年
5 郑一奇;坐冷板凳的历史学家[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王也扬;“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并不对立[N];北京日报;2008年
7 李文海;论晚清史研究[N];光明日报;2001年
8 张海鹏;坚持百家争鸣 繁荣历史科学[N];光明日报;2002年
9 来新夏;林则徐研究与林学研究[N];光明日报;2005年
10 历史所 宋家钰;《中国史稿》的编撰始末[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广友;刘大年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林国华;范文澜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琼;论李达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秋s
本文编号:16607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1660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