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学术书评的比较
本文选题:学术书评 切入点:语步 出处:《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摘要】:比较了英语书评与汉语书评在语步结构和评价策略上的异同点。样本是英汉书评各30篇。Motta-Roth(1998)提出的英语书评普遍采用的语步结构M1-M2-M3-M4也适用于分析汉语书评,但汉语书评中以省略M4为特征的M1-M2-M3的语步类型则更普遍。就内包式语步类型来说,M2(M3)更受英语书评的青睐,而汉语书评更多采用M3(M2)的形式。英汉书评都表现为肯定评价多于否定评价的特点,但英语书评比汉语书评承载着更多的否定态度意义。肯定评价与否定评价在英汉书评中的语步1和语步4无显著性差异,而在语步2和语步3显著性差异较大。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学术写作的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Abstract]:This paper compa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nglish book review and the Chinese book review in the structure of language step and the evaluation strategy. The sample is 30 book review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Motta-Rothian 1998) the universal use of M1-M2-M3-M4 in English book reviews is also applicable to the analysis of book reviews in Chinese. However, in Chinese book reviews, M1-M2-M3,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omitting M4, is more commo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book reviews are characterized by positive rather than negative evaluations. However, English book review bears more negative attitude than Chinese book review.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ositive evaluation and negative evaluation in step 1 and step 4 in English and Chinese book reviews. However,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step 2 and step 3.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of academic writing.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中南大学研究生培养扶持基金项目(2008);中南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项目(2010)
【分类号】:H315;H1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柳淑芬;对比修辞:英汉书评比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唐青叶;书评的语类结构及其情态的力量动态阐释[J];外语学刊;2004年01期
3 唐丽萍;英语学术书评的评价策略——从对话视角的介入分析[J];外语学刊;2005年04期
4 李健雪;;论实据性策略对英语学术书评动态建构的制约作用[J];山东外语教学;2007年05期
5 唐丽萍;学术书评语类结构的评价分析[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席晓青;黄清贵;;从评价系统看小说人物刻画——以《傲慢与偏见》的两封信为例[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曲志英;;英语律师法庭辩论词中的模糊限制语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纪卫宁;;巴赫金小说杂语理论概谈[J];东岳论丛;2010年05期
4 刘件福;外贸英语信函中的表情功能[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5 剡璇;徐玉臣;;科技语篇中的鉴赏系统及其评价机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01期
6 刘英;王春娥;;评价理论视角下《竞选州长》的态度意义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林美珍;;农业语篇的介入资源分析:基于评价理论的视角[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石姝慧;;试用评价理论分析网络评论[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S2期
9 付晓丽;付天军;;英语文学语篇的级差系统分析——以《呼啸山庄》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管淑红;王雅丽;罗玲娟;;政治演讲语篇的评价视角[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宋晓舟;;《纽约时报》对华经济新闻报道的评价资源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吴格奇;英汉研究论文中作者身份之构建对比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韧;对英文报纸书评的评价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陈令君;英语学术书评中的评价: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高健;英语元话语的人际—修辞功能多角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5 董育宁;新闻评论语篇的语言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陈明瑶;汉语网络时评的语类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施莹弘;英汉社论语篇评价资源对比分析[D];宁波大学;2010年
2 崔粮彩;英语推销信中的评价资源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刘海舟;评价理论视角下的中英新闻标题对比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焦翠;英汉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新闻报道的比较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5 杨淑仙;基于评价理论的奥巴马每周电台演说的态度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6 王慧;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的人际探讨—评价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莫晓宇;英语学术论文文献综述中介入资源研究[D];宁波大学;2010年
8 曾思;从评价理论分析英语社论中的介入资源[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9 陈文荣;评价理论视域下英汉翻译书评评价资源对比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10 边文静;中国英语报刊硬新闻中评价资源的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经伟;英汉书评中的礼貌策略比较[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2 李战子;学术话语中认知型情态的多重人际意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5期
3 张德禄;语类研究理论框架探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5期
4 杨信彰;语篇中的评价性手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1期
5 王振华;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6 唐丽萍;学术书评语类结构的评价分析[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7 房红梅;;言据性研究述评[J];现代外语;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翠萍;;基于评价理论的英语学术书评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徐翠萍;;英语学术书评的态度研究[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刘文丽;;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发挥鼓励语的效应[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0年29期
4 罗锋;易满秀;;学术书评中情态动词的人际意义研究[J];新余高专学报;2010年05期
5 唐美华;李长忠;;英汉学术书评中语法隐喻对比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留白;;一部伟大的书可以怎样读——《一种风流吾最爱:世说新语今读》自序[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9年07期
7 ;稿约[J];学海;2009年04期
8 田菊萍;;英语教学中“神奇”的鼓励语[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年06期
9 顾湘芬;;英文酒店简介的体裁分析[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稿约[J];学海;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曙光;;制度分析的误区及其校正——评《制度经济学三人谈》[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2 李正云;;关于儿童社会性及社会适应性的追踪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悠扬;杨奎松:研究历史的乐趣就像“破案”[N];深圳商报;2009年
2 郑超英;丧失刑事行为能力宜中止执行刑罚[N];检察日报;2005年
3 沈秋云 吴颖;以未成年子女名义购房后所签抵押合同有效吗?[N];江苏法制报;2005年
4 ;理想的书评有待于理想的书评家[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5 山丹县东街小学 任燕花;换个说法批评学生[N];张掖日报;2005年
6 雷天(媒体人生);书评与大众阅读[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7 范仄(书评人);步履蹒跚的中国“学术书评”[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8 福建连江尚德中学 汪大海;口头评价的应用[N];中国体育报;2004年
9 李 冰 任 娟;由“渔夫剥珠”想到的[N];中国教师报;2003年
10 陈智清;资格刑适用与推进反腐败斗争[N];湖北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辛志英;人际投射小句的语篇行为特征[D];厦门大学;2009年
2 胡志清;基于语料库的中外英语科技期刊论文语篇建构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轶晨;中美大学主页上校长欢迎辞的体裁对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董杰华;中美国家领导人政治演讲的语类对比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赵云;英语学术书评的元话语人际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刘成科;中国IT企业英文介绍语篇的体裁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5 张卫;基于语料库的中外大学主页上院系英文介绍的体裁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6 廖晓静;英语商务促销语篇的语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蔡璀红;语类视角下的英语学术书评态度潜势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8 和庆苏;危机公关中公司声明的体载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李晶晶;英语学术书评中态度意义的评价性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子超;体裁视角下的英语招生广告语篇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685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1668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