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书评论文 >

安全,人类永恒的主题——《我国煤矿安全文化系统研究》书评

发布时间:2018-04-03 13:41

  本文选题:煤矿安全 切入点:国民精神 出处:《科技与出版》2014年05期


【摘要】:正安全,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它超越一切之上,在任何时候都要有绝对的优先权。就国家而言,安全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国民精神、素质的综合表现;就企业而言,安全文化是凝聚人心的无形资产和精神力量;就个人而言,安全文化是其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正在我们深刻意识到安全文化的重要性并迫切渴望看到有类似验证理论成果的实践可操作性著作时,李爽博士的《我国煤矿安全文化系统研究》一书使我眼前一
[Abstract]:Positive security is the eternal theme of mankind. It transcends everything and has absolute priority at all times.As far as the country is concerned, the safety 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comprehensive expression of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quality; for enterprises, the safety culture is the intangible asset and spiritual strength that binds people; for the individual, the safety culture is its value and attitude.A combination of capacity and behavior.While we are deeply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 culture and are eager to see practical and operational works with similar theoretical results, Dr. Li Shuang's book "the study of Coal Mine Safety Culture system" by Dr. Li Shuang has made me look forward to it.
【作者单位】: 中国神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分类号】:TD7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兆允;湖南省邵阳地区煤矿安全卫生工作会议[J];煤矿安全;1976年01期

2 刘兴彦,王志永;“蝴蝶效应”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煤矿安全;1998年06期

3 赵俊英;浅谈煤矿安全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J];河北煤炭;2003年06期

4 王玉怀,潘德祥,李祥仪;应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评价进行煤矿安全评价研究[J];煤炭工程;2005年03期

5 王泰;论我国预防煤矿瓦斯事故的对策[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03期

6 常丽;郝华龙;;太原市晋源区开展煤矿安全专项行动[J];政府法制;2008年09期

7 ;《煤矿安全》1987年总目录[J];煤矿安全;1987年12期

8 黄元平;竭诚推荐《煤矿安全工程手册》丛书[J];煤矿安全;1989年07期

9 卞书田,屈华;河南创煤矿安全新水平[J];中州煤炭;1992年02期

10 徐玉栋;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煤矿安全工作问题[J];煤矿安全;199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第9章 煤矿安全与职业健康[A];2009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报告[C];2009年

2 周俊;李铭;;浅析煤矿安全滑坡的原因及对策[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煤矿安全生产现场巡查管理模式的探索[A];中国煤炭经济研究(2005~2008)(上册)[C];2009年

4 代贵生;范文胜;;煤矿安全避灾六大系统建设[A];煤炭机电与自动化实用技术[C];2012年

5 金毅晨;;超能力生产是煤矿安全的本质性隐患[A];中国老科协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陈国孝;;煤矿安全专项整治是改善煤矿安全环境促进煤矿健康发展的正确措施[A];中国老科协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2003~2007年全国煤矿事故分析报告[A];中国煤炭经济研究(2005~2008)(上册)[C];2009年

8 刘红英;;煤矿安全对策分析[A];中国老科协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张洋杰;;CAN系统总线故障分析方法[A];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第19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徐希康;谭得健;;信息化、自动化技术与煤矿安全[A];第十六届全国煤炭自动化学术年会、中国煤炭学会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李朝贵;我省启动建设煤矿安全测控网络[N];云南日报;2009年

2 赵达龙 景诗咏;普安“五强化”抓好煤矿安全工作[N];经济信息时报;2009年

3 记者侯玉喜 王冠星;着力提高执法效能[N];中国煤炭报;2010年

4 记者李仑 通讯员赵珈;完善应急避险“六大系统” 深化煤矿安全“专项行动”[N];中国煤炭报;2010年

5 记者 鲁松 见习记者 周莹莹;提高煤矿救援技术水平 保障煤矿安全[N];淮南日报;2010年

6 江涛;我市召开煤矿安全和关闭矿井工作会议[N];晋中日报;2010年

7 邢和平;煤矿安全宣教工作要不断创新[N];中国矿业报;2010年

8 黄文升;创新工作机制 凝聚监管力量[N];中国煤炭报;2010年

9 记者武跃进;甘肃煤监局突出八项重点 破解监察难点[N];中国煤炭报;2011年

10 梁悦龙 记者于敬文;恒山界定四条“红线”规范煤矿安全[N];鸡西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爱华;煤矿安全投入规模与结构分析及政府安全分类监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2 丁宝成;煤矿安全预警模型及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乔国厚;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与预警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4 张鸿莹;云驾岭煤矿安全诚信体系研究与实践[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5 朱士飞;煤炭安全开采最高允许含气量及最低预抽率求算模型[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6 何刚;煤矿安全影响因子的系统分析及其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9年

7 张洪杰;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8 苏同营;基于生产过程的煤矿安全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9 李江;煤矿动态安全评价及预测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10 许满贵;煤矿动态综合安全评价模式及应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利;煤矿巷道稳定性评价与安全评价软件开发[D];河北理工大学;2005年

2 周庆安;矿工安全心理分析及煤矿安全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1年

3 张爱霞;煤矿安全综合评价与伤亡事故预测方法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05年

4 孙春红;基于DEA模型的煤矿安全投入产出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5 桑红星;帷幕截流技术在大水矿井治水中的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6 张立俊;废弃矿井高强渗流水害识别与封堵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7 肖仁鑫;煤矿安全预测的研究与集成[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8 梁晓娟;中国煤矿安全规制效果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9 张嘉勇;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05年

10 曾小蕙;煤矿安全监察体制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054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17054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4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