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学学术书评的态度意义对比研究
本文选题:语言学学术书评 + 评价理论 ; 参考:《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摘要】:本文以评价理论为理论框架,对英汉语言学学术书评的态度意义进行对比研究,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并探讨其原因。研究发现,它们在情感、评判和鉴赏三个方面都存在相同点和不同点。从态度意义的角度看,它们既有独立于文化语境的一面,又有受文化语境影响的一面。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evaluation,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attitudes and meanings of academic book review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linguistics, compares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nd probes into their cause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y hav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ree aspects: emotion, judgment and appreciation. From the angle of attitude meaning, they are not only independent of cultural context, but also influenced by cultural context.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外语系
【分类号】:H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战子;评价理论: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和问题[J];外语研究;2004年05期
2 唐丽萍;英语学术书评的评价策略——从对话视角的介入分析[J];外语学刊;2005年04期
3 李荣娟;英语专栏语篇中态度意义的评价理论视角[J];山东外语教学;2005年04期
4 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02期
5 唐丽萍;学术书评语类结构的评价分析[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娟;浅谈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英语学习的负效应[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玉圣;学术书评与世界史学科建设[J];安徽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3 朱丹梅;;思维模式差异与英汉词语表达[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陈文东;万世长;;英语无灵主语句和中式思维之鉴[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杨世宏;汉、英文字与人的思维方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桂俊玲;杜泉贵;;在互动中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模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敬南菲;;浅析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成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冯新华;;基于语篇的外语教学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张宏莉;;颜色词翻译中文化信息的传递[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甄晓婕;贾留全;;英语写作教学中英汉思维差异敏感性的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格奇;英汉研究论文中作者身份之构建对比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贾影;中西认知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场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4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于连江;多维视角下的文学翻译批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6 刘世铸;态度的结构潜势[D];山东大学;2006年
7 王文斌;隐喻构建与解读的主体自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8 刘金明;互文性的语篇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9 陶健敏;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明瑶;汉语网络时评的语类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经伟;英汉书评中的礼貌策略比较[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2 李战子;评价理论: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和问题[J];外语研究;2004年05期
3 唐青叶;书评的语类结构及其情态的力量动态阐释[J];外语学刊;2004年01期
4 陈淑芳;评价系统与词汇产出[J];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06期
5 吴勇;论外交辞令中的模糊策略[J];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03期
6 李战子;评价与文化模式[J];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02期
7 李战子;学术话语中认知型情态的多重人际意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5期
8 张德禄;语类研究理论框架探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5期
9 刘世铸,韩金龙;新闻话语的评价系统[J];外语电化教学;2004年04期
10 杨信彰;语篇中的评价性手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影;;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评价理论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2 王军;;评价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7期
3 刘晓琳;;艾米莉·狄金森死亡诗歌新探[J];学术交流;2011年08期
4 林美珍;;农业语篇的介入资源分析:基于评价理论的视角[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屠克;;介入:英语阅读教学的一种评价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6 徐素萍;;从《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序言看评价理论[J];海外英语;2011年07期
7 张娟;张发祥;;汉语药品广告的人际意义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赵国丽;;灵魂游走于矛盾中——评价理论视角赏析狄金森的自然诗[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8期
9 张金云;王晓;;科普英语评价理论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姚银燕;;论话语基调与环保纪录片多模式话语的劝说功能[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新建;;层位评价理论——一种合理的评价思想[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杨洁;杨子;;国家形象建构的评价视角——以国外媒体对汶川事件的报道为例[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3 王蕾;;评价理论在汉语立法语篇分析中的应用——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吕俊;;价值哲学与翻译批评学[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曹慧洁;;新评价理念下的改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6 徐彬;;论徽州家谱的评价理论[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7 陈烨;罗震东;;面向发展不确定性的城市总体规划评价方法构建——以无锡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吴超;廖国礼;;有色金属矿山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肖克炎;谢承祥;王登红;张晓华;丁建华;娄德波;;新一轮固体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几个问题[A];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叶勇军;;运用课程、教学、评价理论对现今我国新课程标准与课程改革的分析[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其勤邋方成名;东秦岭—大别造山带选区评价拉开帷幕[N];中国石化报;2008年
2 阮力;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政府绩效管理制度[N];中国信息报;2007年
3 记者 邓其锋;丁汝福:西北荒漠的寻矿者[N];丽水日报;2006年
4 吕贤如;水资源评价成果领先[N];科学导报;2007年
5 ;对我国离婚救济制度的探索[N];中国妇女报;2005年
6 陈鹰;试论旅游资源评价研究的动态与发展[N];江南游报;2007年
7 陈鑫欣;开车,你有“路怒症”吗?[N];经理日报;2008年
8 宁树正;对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地位[N];中煤地质报;2008年
9 黄嵘 张岩铭;央行低调出手 汇市揣测观望[N];中国经营报;2005年
10 姚瑾;三明食品安全监管引入风险评价机制[N];福建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韧;对英文报纸书评的评价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李晓康;态度意义构建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李祥云;离婚诉讼话语中权力和亲密关系的性别解读[D];山东大学;2008年
4 刘颖;从评价体系看商业评论中态度意义的实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陈明瑶;汉语网络时评的语类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管淑红;《达洛卫夫人》的系统功能文体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汪立东;城市旅游营销的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仇付国;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健康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9 黄志伟;无废开采评价理论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10 李海涛;基于有限理性的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洁;政治演讲态度意义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姗姗;美国总统布什针对9.11事件发表演说的态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彭寒珂;英语学术书评的表态意义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4 张金云;科技报告语篇中人际情感与态度意义[D];山东大学;2005年
5 夏苗;英国印刷旅游广告的体裁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鲍坤;评价理论视角内的英语政治新闻语篇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汤慧丽;学生学习情感评价探究[D];河南大学;2009年
8 黄小蕊;基于评价理论的英汉语言类学术书评对比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蔡俞;基于Agent的网络教学学生评价的研究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10 杨威;从评价理论角度分析新闻评论中介入资源的人际意义[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81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1881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