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应该多样化
本文选题:学术书评 + 学术规范 ; 参考:《近代史研究》1999年01期
【摘要】:90年代以来,学术著作出版难的问题已大为缓解。据《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5期所刊“1997年中国近代史论著目录”统计,1997年仅中国大陆出版的有关中国近代史方面的学术著作(含资料与工具书)即多达484部,,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有一部以上的中国近代史著...
[Abstract]:Since the 1990 s, the problem of publishing academic works has been greatly alleviated.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published in the fifth issue of 1998, "catalogu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in 1997", there were 484 academic works (including materials and reference books) on Chinese modern history published only in mainland China in 1997, that is to say, On average, there is more than one book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every day.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
【分类号】:G25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哲生;书评与学术批评的规范[J];近代史研究;1999年01期
2 蒋原伦;书评——当代人的一种文化选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史末;倡导学术书评[J];中国图书评论;2000年03期
4 房延军;书评八症[J];编辑学刊;2001年05期
5 刘英;书评与选书[J];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12期
6 周新华;大学生书评的心理障碍[J];中国图书评论;1991年05期
7 陈之珩,陈福季;馆员应该重视书评[J];图书馆建设;1995年01期
8 王廷佐;书评与图书馆建设[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9 ;说说“书评”[J];比较法研究;1995年03期
10 马晓声;书评学三题[J];津图学刊;199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燕;;从《美梦还是噩梦》的遭遇看科技书评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唐元明;;譬如掘井层层况味不尽同——现代书评体式及范文刍议[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曙鸿;;“实用”的电路教材——“Electric Circuits”(7th ED)详述[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张越;;“书评”中的学术批评——《燕京学报》“书评”栏目的特色[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5 吴万源;;评《侗族医药探秘》一书[A];全国首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4年
6 ;编者的话[A];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敏宗;;从一篇书评想到的[A];宗教与民族(第叁辑)[C];2004年
8 陈锦江;陈潮;;书评两则[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9 郭太风;;文史结合的魅力——读沈渭滨著《曾经沧海》兼论其学术风格[A];近代中国(第十二辑)[C];2002年
10 石岛纪之;;欣慰与敬意——《重庆通史》书评[A];《重庆通史》首发座谈会评论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书评呼唤客观公正[N];文汇报;2001年
2 盛道洪;书评文化不可削弱[N];安徽日报;2001年
3 王国华;有多少书评为读者负责[N];中国文化报;2003年
4 子余;书评是一种烹调的艺术[N];中国邮政报;2004年
5 王国华;书评该对谁负责[N];人民法院报;2003年
6 顾关元;让书评回到本义上来[N];光明日报;2002年
7 舒建华;纽约时报的书评[N];深圳商报;2002年
8 胡春春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当代德语文学博士;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书评[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9 晓善;红包书评何以由耻态变为常态[N];工人日报;2006年
10 广州日报新闻研究所 张穗华;媒体书评如何定位?[N];中华读书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令君;英语学术书评中的评价: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廖斌;《文讯》杂志与台湾当代文学互动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辛志英;人际投射小句的语篇行为特征[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瑞;中澳报纸书评的态度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柳淑芬;对比修辞:英汉书评体裁比较[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3 刘丽丽;英汉语言学期刊书评体载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丹霓;译著《音乐、艺术与观念》及其书评[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5 张亚萍;中英文书评语篇结构对比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茉;英汉书评中情态的人际意义对比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7 赵都陵;李长之书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余桃晶;我国网络书评现状与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妮娜;汉语语言学学术期刊书评的体裁分析[D];东华大学;2008年
10 马睿;我们时代的书店文化[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9348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1934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