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书评论文 >

血泪疑成的奇文——司马迁《报任安书》评赏

发布时间:2018-06-03 05:26

  本文选题:司马迁 + 报任安书 ; 参考:《名作欣赏》1990年06期


【摘要】:正 司马迁,这个伟大的名字,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闪耀着光辉。人们敬仰他,为他的伟大著作,也为他的伟大人格。《报任安书》里,有他不幸遭遇的申诉,有他深刻思想的剖白,有他坚定志向的袒露,有他愤激之情的倾泻,有他“死日,然后是非乃定”的自誓。《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伟大人格的集中而直接、深沉而辉煌的最终展示。天汉三年(前98),司马迁因替兵败匈
[Abstract]:Si Maqian, the great name, shines brilliantly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even the history of world culture. People admired him, for his great works and for his great personality. In the Book of Rebellion, there are complaints of his misfortunes, the whiteness of his deep thoughts, the unyielding of his determination, the pouring of his indignant feelings, and the day of his "death." The book of retribution is a concentrated, direct, deep and brilliant final display of Si Maqian's great personality. Tianhan three years (98 years ago, Si Maqian defeated Hungary for the army)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旭平;蒙良杰;;《报任安书》:向汉武帝发出的宣战书[J];文学教育(上);2008年06期

2 路启龙;;胜己者强[J];学理论;1999年04期

3 邱进之;;“述往事,思来者”的“来者”[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4 张胡森;;美即崇高——从《报任安书》看司马迁对美的认识[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5 谢红英;;浅议《报任安书》的思想情感和精神价值[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8年09期

6 袁传璋;;《报任安书》“会东从上来”辨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7 王爱国;;司马迁人生抉择的文化价值——再读《报任安书》所想到的[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08年03期

8 程世和;《报任安书》一个伟大狂惑者的自白[J];名作欣赏;1990年05期

9 王秀丽;;从《报任安书》看司马迁的心路历程[J];作文教学研究;2008年02期

10 韩枫;;读《报任安书》与《报孙会宗书》有感[J];文学教育(上);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铭;;《史记》的尊孔重儒问题[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2 韩兆琦;;司马迁的人生观与生死观[A];北京周末社区大讲堂集粹(第一辑)[C];2007年

3 许锬辉;;《史记》赞辞褒贬的修辞意义[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4 杜德新;;《史记》中显现的汉文帝形象——兼谈司马迁刻画人物的技巧[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5 李志慧;;论融合南北文风与《史记》文笔之“疏荡”[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6 邱伯桃;;从“太史公日”看司马迁的人才观[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7 刘宁;张新科;;多元与整合:从《自序》看《史记》的文化意蕴[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8 张东;;《报任安书》与《出师表》比较研究[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9 方铭;;论宋玉唐勒景差“好辞而以赋见称”[A];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10 李传印;;戴名世的历史评论浅议[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吕培成 吴玲玲;《史记》研究的新开拓[N];光明日报;2005年

2 白漠男;解读司马迁《屈原列传》[N];中国改革报;2006年

3 凌朝栋;龙门生巨子 文章旷代雄[N];渭南日报;2008年

4 吕鲁凯 中远集团党组工作部;从苦难中突围出来的伟大人格[N];中国远洋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朱侠;我总要对得起读过我书的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6 李乔;细听太史公的绝唱[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张宗刚;名家散文的硬伤和不足[N];文学报;2010年

8 刘华平;高光读史·研史·写史[N];中国邮政报;2006年

9 商报记者 刘志英;《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兵家传奇》:封面预选和视频传播进行“预热”[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10 老愚;从鲁迅到司马迁的精神谱系[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宁;《史记》叙事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任刚;《史记》人物取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自然;宋明时期笔记中的《史记》考评述论[D];河南大学;2008年

5 陈莹;唐前《史记》接受史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郭铁娜;汉代非主流文学与汉代社会[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贾立国;宋前咏侠诗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8 潘定武;《汉书》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徐国荣;中古文士生命观及其文学表述[D];南京大学;1998年

10 王长顺;生态学视野下的西汉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福燕;司马迁与鲁迅比较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郭春雨;《史记》的中下层人物形象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吴学哲;论司马迁与《周易》[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4 路雪莉;司马迁文学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5 张秋佳;从《史记》征引史料看司马迁的文献整理思想[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6 金媛媛;司马迁笔下的商人与政治[D];内蒙古大学;2008年

7 潘法宽;《史记》中的复仇故事和司马迁的复仇观[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军华;司马迁与士文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赵文娜;司马迁《五帝本纪》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高晓红;论《史记》中的士人文化精神[D];西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716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19716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5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