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富有动人心弦之力的书——评吴承蔚长篇抒情小说《野码头轶梦》
本文选题:抒情小说 + 长篇小说 ; 参考:《当代文坛》2004年04期
[Abstract]:......
【分类号】:I207.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福生;论沈从文抒情小说的思想基础[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5期
2 余连祥;郁达夫抒情小说的题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3 解志熙;新的审美感知与艺术表现方式——中国现代散文化抒情小说综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5期
4 解志熙;;新的审美感知与艺术表现方式——论中国现代散文化抒情小说的艺术特征[J];文学评论;1987年06期
5 李德;论京派抒情小说的民族特征[J];中国文学研究;1988年02期
6 解志熙;;新的审美感知与艺术表现方式——论中国现代化抒情小说的艺术特征[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年02期
7 陈永香;试论现代抒情小说中抒情意境的创造[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8 梁坤;直觉顿悟中的理性探求——论阿斯塔菲耶夫的抒情小说[J];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02期
9 肖平;试论废名抒情小说的风格演化[J];江西社会科学;1992年04期
10 何锡章;;“五四”抒情小说与时代精神[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郭延礼;《老残游记》在国外[N];中华读书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玖;庐隐和萧红抒情小说比较论[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2 周礼红;论现代抒情小说[D];郑州大学;2003年
3 杨劲平;抗战时期田园抒情小说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夏艳;烛照生命之河[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郝婧坤;论郁达夫的抒情小说[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6 孙惠英;两个世界的不同人性[D];青岛大学;2005年
7 娄晓凯;论创造社小说中抒情主人公的发展变化[D];河南大学;2006年
8 王玉珠;论“五四”文学的感伤情调[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青;试论郁达夫“五四”时期的小说叙事[D];厦门大学;2006年
10 金银姬;黄顺元与沈从文小说的抒情性要素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78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1978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