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书评论文 >

漫谈书评标准与书评写作

发布时间:2017-05-23 06:21

  本文关键词:漫谈书评标准与书评写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 一、书评标准 评价人物需有评价人物的标准,评论图书也需有评论图书的标准。有了标准,就有了评论的尺寸;没有标准,评论就失去了依据。那么评论图书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毛泽东同志在其《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经指出:“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
【关键词】书评写作 图书 评论者 艺术标准 政治标准 书评研究 学术标准 社科文献 好书 大读者
【正文快照】: 一、书评标准 评价人物需有评 价人物的标准,评论 图书也需有评论图书 的标准。有了标准, 就有了评论的尺寸; 没有标准,评论就失 去了依据。那么评论 图书的标准究竟是什 么呢?毛泽东同志在 其《在延安文艺座谈 会上的讲话》中曾经 指出:“文艺批评有 两个标准:一个是政 治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锦贵;漫谈书评标准与书评写作[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89年03期

2 吴道弘;提倡编辑撰写书评[J];出版参考;2000年21期

3 徐雁;跨越半个世纪的学术接力棒——从《书评研究》到《书评概论》[J];编辑学刊;1995年05期

4 刘英;书评与选书[J];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12期

5 陈之珩,,陈福季;馆员应该重视书评[J];图书馆建设;1995年01期

6 文鸣;导向与交流中国公共图书馆书评工作的现状与作用[J];图书馆学刊;1996年04期

7 尹波全;论书评与图书馆工作[J];德州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8 吴平;试论书评中的编辑主体意识[J];出版发行研究;2000年10期

9 俞芙蓉;《中图法》4版G236与G256.4的研究——书评文献分类的缺憾[J];情报杂志;2001年03期

10 贺霞;图书馆书评的社会效应[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元明;;譬如掘井层层况味不尽同——现代书评体式及范文刍议[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吴燕;;从《美梦还是噩梦》的遭遇看科技书评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王曙鸿;;“实用”的电路教材——“Electric Circuits”(7th ED)详述[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张越;;“书评”中的学术批评——《燕京学报》“书评”栏目的特色[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5 吴万源;;评《侗族医药探秘》一书[A];全国首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4年

6 ;编者的话[A];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张倩;;努力实现图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A];高校编辑出版文集[C];1995年

8 高继民;;论图书的编辑含量[A];新时期编辑活动特点探讨——中国编辑学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选[C];2001年

9 田平安;冯亚琴;;谈谈开架管理条件下的排架[A];图书馆改革与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王崇熹图书入选“三个一百”[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华;有多少书评为读者负责[N];中国文化报;2003年

2 王国华;书评该对谁负责[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凸凹;一种开放的书评文体[N];光明日报;2001年

4 盛道洪;书评文化不可削弱[N];安徽日报;2001年

5 子余;书评是一种烹调的艺术[N];中国邮政报;2004年

6 顾关元;让书评回到本义上来[N];光明日报;2002年

7 舒建华;纽约时报的书评[N];深圳商报;2002年

8 胡春春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当代德语文学博士;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书评[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9 晓善;红包书评何以由耻态变为常态[N];工人日报;2006年

10 广州日报新闻研究所 张穗华;媒体书评如何定位?[N];中华读书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令君;英语学术书评中的评价: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廖斌;《文讯》杂志与台湾当代文学互动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易健雄;技术发展与版权扩张[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王爱金;王润华现代华文文学观的论述与实践[D];复旦大学;2008年

5 李雨峰;思想控制与权利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6 陈林;近代福建基督教图书出版事业之研究(1842—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7 黄林;晚清新政时期出版业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雪峰;福建近代出版业的兴衰——以政治变迁为视角[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毅;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瑞;中澳报纸书评的态度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丽丽;英汉语言学期刊书评体载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丹霓;译著《音乐、艺术与观念》及其书评[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4 张亚萍;中英文书评语篇结构对比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茉;英汉书评中情态的人际意义对比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6 柳淑芬;对比修辞:英汉书评体裁比较[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7 赵都陵;李长之书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余桃晶;我国网络书评现状与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妮娜;汉语语言学学术期刊书评的体裁分析[D];东华大学;2008年

10 马睿;我们时代的书店文化[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本文关键词:漫谈书评标准与书评写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7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387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d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