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书评的文化与学术考察
本文关键词:朱自清书评的文化与学术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一、朱自清的书评实践以书评"自见"体现在朱自清一生的学术实践中。从二十年代步入研究领域开始,直至去世前半年(1948),他所发表的70余篇书评(包括序跋6、读书录)覆盖了他所有的研究领域,书评反映了朱自清学术研究的拓展与特色。1、二十年代初期以新诗评论为主,这是朱自清由诗人转向学者的开始。多以能知甘苦的作家身份作"了解之同情"的批评,虽理论性不强、范围较窄,但的确体现出"批评的
【作者单位】: 广东金融学院;
【关键词】: 作家身份;中国文学批评;学术研究;罗根泽;新文学运动;老张的哲学;古典诗学;现代文学;宋诗精华录;赵子曰;
【分类号】:I206.6
【正文快照】: 一、朱自清的书评实践以书评“自见”体现在朱自清一生的学术实践中。从二十年代步入研究领域开始,直至去世前半年(1948),他所发表的70余篇书评(包括序跋6、读书录)覆盖了他所有的研究领域,书评反映了朱自清学术研究的拓展与特色。1、二十年代初期以新诗评论为主,这是朱自清由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先国;借鉴西方:朱自清诗论的外向品格[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方大卫;;“诗是跟着时代又领着时代的”——朱自清新诗创作理论探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陈平原;;知识、技能与情怀(上)——新文化运动时期北大国文系的文学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张健;;借镜西方与本来面目——朱自清的中国文学批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周良书;;“五四”精英与近代中国政党政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刘超;;论1927年后北平在中国知识界的地位[J];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7 李宜;;李贺诗歌意象的虚幻新奇及其成因[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齐瑞星;;中国语文的现代化进程[J];才智;2009年23期
9 张睿睿;;山水游记中意境的表现手法[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高文强;;失语·转换·正名——对古代文论十年转换之路的回顾与追问[J];长江学术;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荣光启;;“蜃景”中的真实——“诗的社会功能”随想[A];诗歌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高文强;;失语·转换·正名——对古代文论十年转换之路的回顾与追问[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雪松;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原理与形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何旺生;郭绍虞中国诗学批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入云;问题史:中国新诗的音乐性(1917-1949)[D];复旦大学;2011年
6 孙绪敏;论新诗体式之演变[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天红;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翼;中国现代散文诗的诗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炳中;论现代散文理论批评的个性说[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朱晓江;“文学”与“文明”:周作人散文“反抗性”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咏芳;汤显祖与袁宏道之尺牍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庄宽;朱自清“透彻了解”阅读教学观刍议[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谭关渔;中学本色作文导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婷;闻一多现代诗学中的“变”、“常”融合[D];西南大学;2011年
5 程艳芬;重庆版《大公报》文艺副刊的抗战诗歌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代霜雪;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蔡鸿菲;反思陆九渊顿悟教育思想及对语文教育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方;理雅各对《诗经》的翻译与阐释[D];北京大学;2011年
9 崔丽莉;朱自清诵读教学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白文志;沈谦《文心雕龙之文学理论与批评》探要[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莉;女性作家身份认同与文化合力[J];文艺研究;2004年02期
2 黄万华;1950年代文学“悬置”中的突围:历史转折和作家身份的变动[J];闽江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葛红兵;郜元宝;宋红岭;;精英的终结与作家身份的重建[J];当代文坛;2006年03期
4 杨建兵;;“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吗?——对网络作家身份的质疑[J];文艺评论;2007年03期
5 刘川鄂;;从“自由人”到“官人”——作家身份与可持续写作[J];扬子江评论;2007年03期
6 毕飞宇;;作家身份、普世价值与喇叭裤[J];文艺争鸣;2008年12期
7 周根红;;传媒时代的作家身份危机[J];文艺评论;2008年05期
8 张永清;;改革开放30年作家身份的社会学透视[J];文学评论;2010年01期
9 张白玲;;文章情节及其生态学:重构消费时代作家身份[J];世界文学评论;2011年01期
10 罗昌智;;政治“平反”史料与作家身份的再确认[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古远清;;徐(讠于)的“三边文学”及左联研究[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经武;作家身份的裂变[N];中国文化报;2006年
2 朱述古;余秋雨请辞作家身份是件好事[N];贵阳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袁蕾;中国视点的法拉奇[N];南方周末;2006年
4 黑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99年版《辞海》特约编审 田忠侠;《辞海》(第六版)人物条目释文残缺举隅[N];中华读书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刘雪明;“我就是要字字见锥子”[N];乌鲁木齐晚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妍妍;作家身份与城乡书写[D];苏州大学;2006年
2 易小平;西汉文学系年[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星;寻找与失落—“80后”作家身份意识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2 胡顺淑;作家身份与新世纪以来的进城农民题材小说[D];山东大学;2014年
3 李国程;共和国初期作家身份的嬗变与当代文学的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蒋路;打工小说与作家身份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朱自清书评的文化与学术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8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448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