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蝗虫及蝗灾的生态学治理》书评
本文关键词:《中国主要蝗虫及蝗灾的生态学治理》书评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学治理 草原蝗虫 蝗灾 东亚飞蝗 生态学研究 陈先生 中国科学院 自然科学 生物学 中国古代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生态学治理 草原蝗虫 蝗灾 东亚飞蝗 生态学研究 陈先生 中国科学院 自然科学 生物学 中国古代
【分类号】:S433.2
【正文快照】: 新年伊始,我的案头放上了一本新书,这就是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的《中国主要蝗虫及蝗灾的生态学治理》,一部54万字的沉甸甸的专著。作者陈永林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自1951年以来在昆虫生态学研究室从事蝗虫学和生态学研究已有56年。他在根除东亚飞蝗蝗害的理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月明;;北方草原蝗虫气象监测预测服务系统推广应用[J];Annual Report of CAMS;2008年00期
2 李万春,张连庆,张永胜,贾晓玲;锡林郭勒草原蝗虫的防治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年06期
3 姜衍春;青海草原蝗虫与环境温度[J];青海草业;1994年01期
4 ;我国北方五省区草原蝗虫再度暴发[J];草业科学;2002年04期
5 帕尔哈提;新疆草原蝗虫发生危害及防治概况[J];新疆畜牧业;2005年02期
6 颜忠诚,陈永林;内蒙古典型草原蝗虫个体大小与体重之间关系的探讨[J];昆虫知识;1996年04期
7 黄伟;;农业部确定今年防治蝗虫目标[J];小康生活;2005年06期
8 颜忠诚,陈永林;内蒙古草原蝗虫个体大小及生活型划分的探讨[J];生态学报;1997年06期
9 蒋湘,石旺鹏;蝗虫微孢子虫对青海省天峻县草原蝗虫的持续控制作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3年02期
10 赵海源,马生钢,郭惠玲;4.5%高效顺反氯氰菊酯EC用于防治草原蝗虫的新探索[J];新疆畜牧业;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林;;中国草原的蝗害及其生态学治理[A];Ecological Services of Grassland in China--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0年
2 高松;张泽华;张刚应;王扬;;绿僵菌防治草原蝗虫[A];全国生物防治暨第八届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3 王丽英;严毓骅;;蝗虫微孢子虫致病特性及防治草原蝗虫试验研究[A];北京昆虫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4 郑双悦;张卓然;;内蒙古草原蝗虫生物防治的实践与总结[A];我国2003年草原病虫鼠害发生与防治情况以及2004年发生趋势预测与防治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辽宁省草原蝗虫发生危害及防治概况[A];我国2003年草原病虫鼠害发生与防治情况以及2004年发生趋势预测与防治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焕强;李连树;于海良;;河北省草原蝗虫种类分布特征及其可持续治理[A];我国2003年草原病虫鼠害发生与防治情况以及2004年发生趋势预测与防治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焕强;;河北省应用生物生态学机制控制草原蝗虫技术研究[A];2006中国草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董辉;高松;苏红田;丛斌;张泽华;张礼生;于文海;;一种蝗虫新天敌——野蝇属寄生蝇(双翅目:麻蝇科)[A];我国2003年草原病虫鼠害发生与防治情况以及2004年发生趋势预测与防治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兰斌;哈斯;;内蒙古草原蝗虫害成因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其预报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10 邢振彪;张剑茹;李笑硕;康丽敏;;线纹折麻蝇对草原蝗虫的寄生及寄生行为观察[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敬涛;研究分析指出 北方草原蝗虫好生气象等级比去年低[N];中国气象报;2010年
2 吕宪亥;范小建:努力实现草原蝗虫不扩散危害的目标[N];农资导报;2006年
3 记者 李铁兵邋实习生 刘盼;我省全力做好草原蝗虫防治[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4 李浴霖 王慧萍;太仆寺旗蝗灾防治 面积达60万亩[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5 记者 李富;我市4个旗发生蝗灾危害面积800多万亩[N];赤峰日报;2010年
6 戴随刚邋通讯员 颜亮东;青海气科所开展草原蝗虫精细化预报研究[N];中国气象报;2008年
7 驻站记者 闫洪君 玉荣;阿旗积极组织防治草原蝗虫工作[N];赤峰日报;2006年
8 郭起豪;谁解蝗灾之痛?[N];中国气象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陈永杰 唐逸;干旱:密切关注蝗灾[N];北京科技报;2009年
10 张云龙;内蒙古防治蝗灾面临生态困扰[N];西部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贺达汉;荒漠草原蝗虫群落特征及数学模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1996年
2 赵艳萍;民国时期的蝗灾与社会应对[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钢;历史时期中国蝗灾记录特征及其环境意义集成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龚光明;中国古代害虫观念与防治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5 吴惠惠;内蒙古典型草原优势种蝗虫食物适应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靖;甘肃省肃南县草原蝗虫种群分布及动态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2年
2 周建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蝗灾防治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3 杨宝东;黄绿绿僵菌(Metarhizium fkavoviride)制剂剂型及对草原蝗虫的控制作用[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4 朱聿振;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防治草原蝗虫对其多样性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6年
5 李红宇;内蒙古草原蝗虫发生气象预测初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6 陈广平;温度和光周期对内蒙古3种草原蝗虫生长发育及卵滞育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7 王静;明末河南蝗灾和基层社会[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8 周艳丽;黑龙江省西部草地蝗虫主要种类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9 薛智平;意大利蝗为害草场损失估计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10 李广;亚洲小车蝗为害草场损失估计分析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613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613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