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书评
本文关键词:《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书评
【摘要】:从马克斯.韦伯的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入手,分析了新教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所扮演的角色,揭示了新教伦理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之间非线性的关系,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社会学大师所提出的宗教伦理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韦伯 新教 资本主义
【分类号】:B82-05
【正文快照】: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是历史上第一个完整地提出“经济伦理”概念的思想家,也是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社会科学家之一。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一书中试图证明:新教是如何抑制或者促进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本文试图阐述西方新教与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强昌文;论当代中国社会法律的价值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任丙强;家庭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对马克斯·韦伯观点的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贺飞,陈世永;传统文化的解构与重建——从文化传统看中国的现代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张世英;;“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与超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刘泽君;论法的价值取向[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6 陆自荣,杨凤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体制的人格基础[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1期
7 朱林,朱进;知识的道德与知识分子的职业虔敬[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冯艺远;;理解:开始与终结[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王璐;从文化视角透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10 张义兵;解构与整合:网络发展对制度化教育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宗震;;孙中山的伦理观和国家社会主义政策[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翅君;伟大的失败的英雄——张謇与南通区域早期现代化[D];苏州大学;2001年
2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艳国;破与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孔晏;政府财政职能模式选择与税费改革[D];厦门大学;2001年
6 桂翔;文化交往规律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刘学军;超越传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走向[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张学森;社会主义信念建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牛献忠;人的建设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敏娥;国家财政运行法治化的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樊育红;当代知识管理观分析[D];苏州大学;2001年
3 白旭东;现代西方文化的哲学反思与当前主导文化精神的确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4 张瑞堂;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和文化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潇;论我国乡村土地立法与制度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郭颖悟;腐败的经济分析[D];郑州大学;2001年
7 蒋建国;先秦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D];湖南大学;2001年
8 赵银亮;影响东亚经济合作的政治因素[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赵黎;社会变迁中乡村社会民间法的历史命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琼;教育技术的变迁与高等教育大众化[D];湘潭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畅;;“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辨析——兼论政治教育的目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杨振华;;虚无与责任:约纳斯对现代性的批判与拯救[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黄云明;;中国企业家的责任伦理及其信念伦理基础[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章益国;;比附与迷思:韦伯命题与儒家资本主义学说——对“儒家伦理促进现代化”论断的一个反思[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2 万俊人;;回应韦伯:关于儒家伦理的方法论解释[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3 周中之;;现代消费伦理与节约型社会建设[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4 沈t,
本文编号:658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658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