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肿瘤学》书评
本文关键词:《社区肿瘤学》书评
【摘要】:本刊邀请国内20位专家 ,对万德森教授主编的《社区肿瘤学》进行了专题书评。专家总体评价认为该书 :首次给“社区肿瘤学”明确了定义 ;体现了时代特色 ;对我国社区肿瘤防治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单位】: 《中国肿瘤》编辑部 《中国肿瘤》编辑部
【关键词】: 肿瘤学 社区 书评
【分类号】:R-5
【正文快照】: 我国城市人口的老龄化尤其突出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 ,日益严重威胁着我国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是21世纪我国城市卫生服务的发展方向。作为社区服务重要内容的社区肿瘤防治工作 ,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万德森教授等承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德森,李源,曾楚华,戎铁华;社区肿瘤学的内涵[J];中国肿瘤;2002年03期
2 ;将精神卫生工作内容纳入初级卫生保健(续Ⅲ)[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年05期
3 宁学文;社区及家庭健康促进项目工作初探[J];中国妇幼保健;1998年05期
4 魏荃;芬兰的卫生策略与社区服务[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8年03期
5 顾宏亮,顾秀英,庄勋,李静;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基线调查质量控制报告[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8年05期
6 邝星驰;门诊与社区开展健康教育的探讨[J];南方护理学报;2000年01期
7 王玉栋;兰州市某社区吸毒人群调查[J];医学与社会;2000年06期
8 钟红跃;社区60岁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报告[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1年04期
9 聂继雷,李晶,孙庆来,孔德众,蔡俊荣;社区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况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2年05期
10 闫丹颖,张素琼;社区开展健康教育的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探索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A];实践 理论 创新[C];2001年
2 李雪芳;;档案工作如何走进社区[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林仰东;包俐英;;社区中外伤急救护理探讨[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4 刘向东;刘进文;;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晋中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调查[A];“以德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构建“三性”模式 探索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周弟华;;社区消防建设的几点思考[A];2004年湖北省消防学术论文竞赛论文集[C];2004年
7 傅秀奇;;关于立足社区搞好读者服务的思考[A];论新时期的图书馆服务——福建省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服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8 查小玲;;社区团队的培育与精神文明创建[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郭虹;;从社区开始:标本兼治反邪教——刍议邪教的产生传播以及社区对邪教的防范[A];社区、家庭拒绝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七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黄战平;彭建;;充分发挥社区作用 引导市民远离邪教[A];社区、家庭拒绝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七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道洪;书评文化不可削弱[N];安徽日报;2001年
2 王国华;有多少书评为读者负责[N];中国文化报;2003年
3 子余;书评是一种烹调的艺术[N];中国邮政报;2004年
4 王国华;书评该对谁负责[N];人民法院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董晓希;让社区与幼儿教育挽起手臂[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6 周福民 文国清;蒸蒸日上的社区精神[N];中国社会报;2004年
7 舒建华;纽约时报的书评[N];深圳商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张晓宁;人民调解进社区 邻里和睦保平安[N];铁岭日报;2005年
9 胡春春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当代德语文学博士;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书评[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10 雁宣;构筑现代桃花源[N];西安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菁菁;城市社区情感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邵红芳;基于知识网络的肿瘤学衍生与发展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3 祁世波;亲和体分子探针的制备及其应用于肿瘤影像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王凯珍;社会转型与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5 韩立;盐酸千金藤碱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的作用及其机制[D];郑州大学;2013年
6 严忠明;一个双核三社区模式的城市发展史[D];暨南大学;2005年
7 郑频频;上海市社区控烟干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杨静;面向远程教学系统的TSC对等资源管理模型及实现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邹建军;影响上海市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因素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10 涂晓雯;上海市郊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的长期效果与可持续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红成;社区音乐教育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雪萍;论社区非营利组织及其经济功能[D];武汉大学;2003年
3 马海燕;我国城镇老年保障社会化管理服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彭树军;非行政化:中国大型城市社区公共组织的发展[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5 袁潇菁;中原城市群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点现状调查与分析[D];河南大学;2009年
6 田蓉;非营利组织在社区中的角色与功能研究——以苏州三元、府前社区非营利组织为个案[D];苏州大学;2001年
7 付桂涛;社区用微型电动车设计与开发[D];江苏大学;2003年
8 马文革;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行为调查及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9 瞿雷;亚文化与社区交往空间设计的互动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赵勇辉;我国离休干部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126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712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