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书评论文 >

一部研究近代东北地方官吏的珍稀文献——《庚辛奉天书简集》书评

发布时间:2017-09-01 21:21

  本文关键词:一部研究近代东北地方官吏的珍稀文献——《庚辛奉天书简集》书评


  更多相关文章: 《庚辛奉天书简集》 东北义和团运动 抗俄 地方官员


【摘要】: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中国东北边疆内忧与外患并存。近百年来,中外学者对于此段的研究一直是个热点问题,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学术成果。但研究国民抗战、重要人物的较多,对当时在维护地方治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地方官吏研究却较少,而《庚辛奉天书简集》恰恰从一个崭新的视角研究了这个问题,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本文从写作背景、成书经过、史料价值等角度,对这一史料进行解读。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庚辛奉天书简集》 东北义和团运动 抗俄 地方官员
【分类号】:K29
【正文快照】: 一部好的史料往往能对研究者突破思维困境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以往有关东北义和团的研究,大多局限在沙俄的残暴、团民的反抗上面;放在中东铁路沿线几个重要城镇的争夺上面;放在重要人物的爱国与卖国的争论上面。忽视了那些为了地方稳定、人民安居的各地方基层官员的行为,特别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京辉;蒋家安;;义和团运动后北方农民的自我反思及民变趋向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刘林箭;从中国近代农民革命运动看中华武术的嬗变[J];湖州师专学报;1998年05期

3 王令强;;浅议李鸿章对大沽口炮台的近代化建设[J];军事历史研究;2011年03期

4 苏位智;;正视历史 探索前行——[俄]达旗升《1900年满洲的俄中战争》评介[J];晋阳学刊;2011年06期

5 巴斯蒂;义和团运动期间直隶省的天主教教民[J];历史研究;2001年01期

6 张士闪;;灵的皈依与身的证验——河北永年县故城村梅花拳调查[J];民俗研究;2012年02期

7 杜伶;论庚子事变和义和团反维新之实质[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8 张立胜;一个务实的守旧派官僚——刚毅[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李成银;武术文化对义和团运动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10 郭静;论直隶在义和团运动的中心地位[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陆玉芹;庚子事变中被杀五大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路云亭;义和团与戏曲[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岳巍;论1900—1924年中俄关系之特点[D];外交学院;2007年

4 陆勇;传统民族观念与清政府[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孙f ;从联俄拒日到联盟日英[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彭淑庆;国家、地方与社会[D];山东大学;2009年

7 刘宏;义和团迷信及其社会反应考察[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征;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农民斗争心态之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雷瑶;庚辛议和中的大吏因应(1900.7-1901.9)[D];东华大学;2011年

3 黄建太;从洋务局的流变看晚清中外交涉[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高丽丽;“西巡”时期清政府施政状况考察[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姚恒;义和团运动后期直隶军民的反抗斗争[D];河北大学;2002年

6 梁其承;“东南互保”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朱峰;袁世凯与直隶的经济建设(1901—1907)[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尚华;李秉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于晶;中朝农民运动对两国社会影响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10 陈庆生;“东南互保”中的盛宣怀[D];浙江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芳芳;;宋代中央监控地方的制度及其影响[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女神捕之心鬼难防》[J];电影;2008年04期

3 何申;地方官员与文学及文人[J];文学自由谈;2005年03期

4 王德平;;惠民济难垂青史——古代地方官员对灾荒的减防和救济[J];领导之友;2007年03期

5 剑桦;;我骄傲我是“这种”官员[J];杂文选刊(下旬版);2009年02期

6 徐保安;;清末地方官员的学堂教育:课吏馆和法政学堂[J];文史知识;2008年04期

7 段新生;“萧规曹随”小议[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3年09期

8 ;“千里送鹅毛”的由来[J];伴侣(A版);2004年08期

9 ;五百罗汉的来历[J];星火;2005年13期

10 秦捷英;叶琦;;清代地方官员的档案人才观[J];兰台世界;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立水;;从“祈雨”看古代官员的“敬天”思想[A];闽台玉皇文化研究[C];1996年

2 韩昭庆;;利用历史文献分析环境变迁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康熙雍正时期贵州环境记录信息的变化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黄少卿;;非人格化交易合同的一个非正式执行机制:背景、模型与解说——地方官员在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合同执行功能[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4 董泓;;农地转非农地:中央与地方博弈分析[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黄亮雄;徐现祥;;创业型,还是稳定型:地方官员类型选择模型[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何晓星;;再论中国地方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廖心一;;略论明朝后期嘉兴府争田[A];明史研究论丛(第五辑)[C];1991年

8 夏炎;;从刺史的地位看唐代内外官的轻重[A];唐史论丛(第九辑)[C];2006年

9 郑光复;马光蓓;;在市场经济中保护与发展[A];华南地区古村古镇保护与发展(广州)研讨会文集[C];2008年

10 王俊;;明代地方公祠田初探——以地方志材料为中心[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主持人:本报记者 王淼 特邀嘉宾: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周黎安博士;重复建设与地方官员晋升机制[N];中国改革报;2004年

2 记者 叶小钟 赵福中 张玺 通讯员 张晓东;各地正汇总清理结果[N];工人日报;2005年

3 本报评论员 任孟山;瞒报真相何以成为习惯性动作[N];华夏时报;2006年

4 媒体工作者 蔡晓辉;应报道“百姓刁难政府”拆迁雷语为何这么多[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洛涛;谁真正撑着高房价?地方政府![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6 本报评论员 易艳刚;不怕犯错,就怕巧言令色不认错[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傅淞巍;“干部下乡”缘何成为公众探讨热点[N];辽宁日报;2011年

8 蒋晨;拒绝“带血”的政绩[N];海南日报;2006年

9 冯媛;节能降耗纳入中国地方官员考核体系[N];建筑时报;2006年

10 马宏建;地方政府的“瞒报思维”值得反思和警醒[N];中国改革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常理;转型时期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魏云;压力型体制下的行政问责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冯俊诚;中国官员治理与政府支出政策[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戴卫红;北魏考课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5 陈朋;国家推动与社会发育:生长在中国乡村的协商民主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侯俊云;雍正朝东南海疆治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7 陈碧琴;基于Tiebout模型的地方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问题的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8 郭志鹏;激励与约束: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9 吴智峰;财政体制变迁与经济增长[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10 潘少平;元朝俸禄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凡苇;地方官员行政问责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郭文娟;清代地方官员捏灾冒赈的形式、特点与影响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淑玲;唐代地方官员犯罪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红莹;晚清地方官员介入外交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龚翼;地方员更替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丽梅;五代地方行政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鲁先锋;地方官员推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政策的驱动力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许云;清前期台湾学宫建设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9 王军青;转型中的困惑与抉择[D];兰州大学;2008年

10 宋靖;十国地方行政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74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774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d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