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设置与拍摄全方位解析》(史林平)【图片 简介 评论 价格 目录】
本文关键词:拍出好照片——数码相机设置与拍摄全方位解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拍出好照片-数码相机设置与拍摄全方位解析 特色及评论
畅销书作家、摄影家史林平、陈磊新作震撼上市
创新解读相机拍摄与设置技巧,精确划分相机拍摄的重要步骤
好照片源于对相机的精准把控
真正零起步数码摄影实战教程
使摄影爱好者获得更多具体性的专业指导
帮助更多摄影师更快提高对相机的把控能力
拍出好照片,其实很容易!
拍出好照片-数码相机设置与拍摄全方位解析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摄影师站在摄影的角度解读数码相机说明书的书。
《拍出好照片——数码相机设置与拍摄全方位解析》共分12个章节,几乎涵盖了数码相机说明书所有的内容。叙述的方式打破了以往先看说明书,然后再照着菜单去拍摄照片的枯燥模式,而是从欣赏摄影作品着手,在提高摄影兴趣的基础上,引导人们如何去读、去用说明书以及怎样设置菜单。《拍出好照片——数码相机设置与拍摄全方位解析》的特点是每个章节都附有大量的图片作品,图片带有拍摄参数,简明扼要的拍摄创意以及摄影技法。除此之外,拍摄图片所涉及的菜单选择、功能操作都附有十分清楚的数码相机截屏图和深入浅出的细致讲解。书中还介绍了许多实用的摄影基础知识,例如拍摄人像、风景的景深控制;*佳光圈与感光度的优化组合;曝光原则“宁欠勿过,白加黑减”在各类场景中的实际运用等。
《拍出好照片——数码相机设置与拍摄全方位解析》是一本方便、快捷操作数码相机的“工具书”,特别适合初拿相机的摄影爱好者学习。同时,对需要特殊技巧拍出与众不同作品的摄影师亦有参考价值。
拍出好照片-数码相机设置与拍摄全方位解析 本书目录
第1章 关键设定 
1.1 速控屏幕——*简捷的相机操作方法★★★★★ 
1.2 设定日期/时间★★★ 
1.3 开启提示音★★★ 
1.4 图像确认时间 
1.5 格式化存储卡★★★ 
1.6 版权信息★★★★ 
1.7 取景辅助线★★★ 
1.8 开启电子水准仪 
1.9 清洁感光器 
第2章 图像存储格式设定 
2.1 数字影像*基本的单位——像素 
2.2 进阶知识:感光元件的尺寸与成像品质★★★★★ 
2.3 选择*大尺寸的图像存储★★★ 
2.4 选择JPEG格式拍摄街拍、纪念照★★★   
第1章 关键设定 
1.1 速控屏幕——*简捷的相机操作方法★★★★★ 
1.2 设定日期/时间★★★ 
1.3 开启提示音★★★ 
1.4 图像确认时间 
1.5 格式化存储卡★★★ 
1.6 版权信息★★★★ 
1.7 取景辅助线★★★ 
1.8 开启电子水准仪 
1.9 清洁感光器 
第2章 图像存储格式设定 
2.1 数字影像*基本的单位——像素 
2.2 进阶知识:感光元件的尺寸与成像品质★★★★★ 
2.3 选择*大尺寸的图像存储★★★ 
2.4 选择JPEG格式拍摄街拍、纪念照★★★ 
2.5 选择RAW格式拍摄风光、创意、商业作品★★★★★ 
2.6 对初学者的重点推荐 
第3章 白平衡的设定 
3.1 不同色温的光线会使景物偏色 
3.2 使用日光白平衡设定★★★ 
3.3 调整白平衡还原景物的本来颜色★★★★ 
3.4 自动白平衡(AWB)通常情况下可以放心使用★★★ 
3.5 在拍摄日出、日落时建议设定为多云白平衡增强效果★★★ 
3.6 白平衡偏移:进一步细微调整照片色彩 
3.7 对初学者的重点推荐 
第4章 照片风格与优化标准 
4.1 照片风格与优化标准的设定★★★ 
标准照片风格——*常用的日常照片效果 
人像照片风格——表现更白净、娇嫩的肌肤效果 
风光照片风格——色彩更饱和、细节更清晰的视觉感受 
中性照片风格——*佳的素材效果,为后期处理提供广阔空间 
可靠设置照片风格——如实反映商业产品本身的外观特性 
4.2 图片风格的微调:锐度、反差、饱和度、色调★★★ 
锐度调整 
反差调整 
饱和度调整 
色调调整 
4.3 下载使用网络上的创意图片风格 
4.4 使用图片风格软件创建属于自己的作品风格 
4.5 拍摄出色的黑白照片——单色照片风格的设定★★★★ 
4.6 简单的黑白效果调整——锐度、反差★★★ 
4.7 经典黑白风光效果——妙用色彩滤镜★★★ 
4.8 对初学者的重点推荐 
第5章 感光度ISO设定 
5.1 日常拍摄中,设定使用基本感光度ISO100★★★ 
5.2 弱光下提高感光度对于拍摄的影响★★★ 
5.3 根据拍摄题材,决定感光度的设置★★★★★ 
5.4 扩展感光度范围★★★ 
5.5 自动感光度ISO的使用 
5.6 提高感光度,会增加图像的噪点现象 
5.7 合理启用高感光度降噪功能★★★ 
5.8 启用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避免图片的整体噪点呈现 
5.9 对初学者的重点推荐 
第6章 曝光模式的选择与适用范围 
6.1 P程序自动曝光——轻松进入创意拍摄天地★★★ 
P模式控制特点 
深入理解P模式:曝光组合的偏移 
6.2 光圈优先自动曝光(Av或A)——控制背景虚化与清晰 ★★★★★ 
Av模式控制特点★★★★★ 
光圈与景深★★★★ 
风光摄影的光圈选择★★★ 
人像摄影的光圈选择★★★ 
小品摄影的光圈选择 
街头纪实抓拍的光圈选择★★★ 
创意摄影的光圈选择 
6.3 快门优先自动曝光(Tv或S)——凝固高速瞬间或表现动感的拍摄模式 
Tv模式控制特点★★★★ 
在激烈的体育运动场合——使用高于1/500秒的快门速度 
“漂浮”人像 
拍摄野生动物——使用高于1/1250秒的快门速度 
拍摄流动的溪水★★★ 
拍摄气势澎湃的瀑布★★★ 
利用车灯进行光绘 
在纪实拍摄中,多尝试高速与低速快门的不同效果 
6.4 手动曝光(M)——特殊题材的创意效果创作 
M模式的控制特点 
手动曝光配合使用闪光型影室灯★★★ 
拍摄星空和焰火★★★ 
6.5 对初学者的重点推荐 
第7章 测光方式与曝光补偿 
7.1 测光方式★★★★★ 
评价测光(3D彩色矩阵测光)★★★★★ 
点测光:拍摄精彩的风光摄影作品★★★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经典而有效的测光方式 
局部测光:逆光摄影的常用选择 
7.2 曝光控制★★★★★ 
自动曝光 
曝光锁定★★★ 
曝光补偿:控制图片亮与暗的关键操作 
曝光补偿的原则:白加黑减★★★★ 
曝光补偿的原则:宁欠勿过★★★★ 
包围曝光:避免曝光失误 
连拍&自动包围曝光 
7.3 优化曝光效果 
自动亮度优化设定(ALO):增加暗部细节表现的*佳手段 
高光色调优先 
7.4 对初学者的重点推荐 
第8章 对焦点与对焦模式 
8.1 启动自动对焦 
8.2 自动对焦点的操作★★★★ 
单点对焦的使用 
善于利用中心对焦点 
利用四周的对焦点 
超焦距作品的焦点选择★★★★★ 
多点对焦的使用 
区域对焦的使用 
8.3 对焦模式 
单次对焦 
连续对焦 
人工智能对焦★★★ 
手动对焦 
8.4 对初学者的重点推荐 
第9章 连拍与单拍快门驱动 
9.1 常用的单拍快门★★★★ 
9.2 低速连拍的适合题材 
9.3 高速连拍的适合题材 
9.4 反光镜预升★★★★★ 
9.5 对初学者的重点推荐 
第10章 多次曝光与HDR功能的使用设定 
10.1 多次曝光★★★★ 
多重曝光的控制选项——加法 
多重曝光的控制选项——平均★★★ 
多重曝光的控制选项——明亮 
多重曝光的控制选项——黑暗 
利用存储卡中的图像进行多重曝光★★★ 
在一张照片中展现多个动作——多重曝光“连拍” ★★★ 
10.2 HDR功能★★★ 
10.3 HDR的效果选择 
HDR的效果选择——自然 
HDR的效果选择——标准绘画风格 
HDR的效果选择——浓艳绘画风格 
HDR的效果选择——油画风格★★★ 
HDR的效果选择——浮雕画风格 
10.4 对初学者的重点推荐 
第11章 闪光灯的使用设定 
11.1 使用闪光曝光补偿:为逆光人像拍摄时进行合理补光★★★ 
11.2 设定闪光灯的同步速度为自动★★★ 
11.3 设置前帘与后帘闪光模式★★★ 
11.4 对初学者的重点推荐 
第12章 机内图片回放、处理 与影调信息参考 
12.1 图像回放与数据显示 
显示图片数据★★★ 
开启高光警示 
显示自动对焦点★★★ 
曝光参考的直方图★★★ 
12.2 图片库的管理 
启用自动旋转照片功能 
对图片进行评分操作 
对特别重要的图片进行保护 
拍出好照片-数码相机设置与拍摄全方位解析 文章节选
畅销书作家、摄影家史林平、陈磊新作震撼上市
创新解读相机拍摄与设置技巧,精确划分相机拍摄的重要步骤
好照片源于对相机的精准把控
真正零起步数码摄影实战教程
使摄影爱好者获得更多具体性的专业指导
帮助更多摄影师更快提高对相机的把控能力
拍出好照片,其实很容易!
拍出好照片-数码相机设置与拍摄全方位解析 作者介绍
史林平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北京紫金城影像工作室艺术总监北京中艺影像学校、北京雅趣摄影学院客座教授 2001—2007 年任《中国摄影家》杂志编辑、记者 2007 年至今已经出版的摄影专著有《话说风光——图解风光摄影四大秘诀》、《构图决定一切》、《摄影师的眼力》 陈磊专业摄影作家,《大众摄影》杂志栏目主持人, 佳能(中国)影像乐天地讲师,北京中艺影像学校客座讲师。专注于数码摄影器材与技巧研究,出版多部有关图书。《数码摄影构图·用光·色彩完全实拍攻略》《佳能数码单反摄影从入门到精通》《Canon EOS 5D Mark Ⅲ 数码单反超级手册》《佳能EOS 60D 完全摄影手册》《佳能EOS 600D 完全摄影手册》等。
拍出好照片-数码相机设置与拍摄全方位解析
本文关键词:拍出好照片——数码相机设置与拍摄全方位解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73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mishujinen/8733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