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用法歌诀
标点符号用法歌诀 - 概念
标点符号用法歌诀 :为了便于掌握句号等11种容易出错的标点符号用法,据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所颁《标点符号用法》 ,将其编成便于诵读与识记的歌诀。
标点符号用法歌诀 - 内容一
一、句号 句号是个小圆圈,表示句字意思完,
陈述句未要使用,祈使用它气舒缓。 
问号须加有疑处,不看“谁”“哪”“为什么”,
只有反问是例外,其他一概不照顾。 
 分句之间表间隔,句内用它意未尽, 
主谓、动宾关系明,状语后边作停顿。 
句内词语若并列,停顿使用“瓜子点”, 
两数相连表约数,中间顿号不能添。 
各项内容分行列,分句之间表并列, 
其他复句用分号,好把第一层次显。 
冒号形式两圆点,提起下文与总结, 
一个句子用一个,套用来两个应避免。 
强调、引用、特殊义,引号“关门”作标志, 
引文末尾怎标点?独立使用放里边。 
句内句外分两种,括号位置不相同, 
注释词语紧相连,释句放在句后边。 
解释、拖音、换话题,事项分承来排列, 
解说若在句中间,可以前后都出现。 
十、省略号
省略号儿六圆点,句、问、叹号可留前, 
“等”或“等等”若使用,“六点”不能再出现。 
书报刊物文章名,使用标点“两头尖”, 
会议、节日、车船号,可用引号莫纠缠。   
标点符号用法歌诀 - 内容二
标点符号用法歌诀 
写文章要会标点, 
切记规则莫等闲。 
句中停歇顿、逗、分, 
句尾通常句、问、叹。 
冒号作用有两种, 
提示后,总括前。 
解释说明用破折, 
或者表示话题转。 
省略号,表删节, 
语意未尽思绪远。 
直引他言用引号, 
名言为证新意添。 
引中引,书中书, 
外用双引内用单。 
括号注释非正文, 
顺承上文来标点。 
说完规则说文面, 
书写要求规定严。 
每行首格位置显, 
标点一般不能占。 
引、括、书名前一半, 
可占首格有特权; 
这前一半要记住,, 
勿现每行最末端。 
省略破折最自由, 
占两格,一体连, 
只要不分为两半, 
写在哪都不受限。 
小小标点大门面, 
用好写对很关键, 
愿您熟记巧应用, 
以助文章更耐看。
标点符号用法歌诀 - 内容三
标点位置 
标点位置应规范,不能随意乱安放; 
常用符号十六种,各有自己小地盘: 
句问感叹句末住,顿逗分冒句中安; 
七种点号各一格,不在行头占地方。 
引号括号书名号,前后各把一格占; 
前边不许留行后,后边不准到行前。 
破折省略占两格,不可割成两半段; 
专名着重标字下,间隔连接词语间。 
标点符号用法歌诀 - 内容四
文言标点 
文言标点虽较难,关键词语可帮忙: 
盖夫大多在句首,于而一般在中间; 
邪乎经常表疑问,曰后冒号哉后叹; 
者也作用表停顿,或逗或句看情况。 
对偶对比排比句,也是断句好地方; 
标点完毕细查看,不要漏断或误断。    
标点符号用法歌诀 - 内容五
标点口诀 
1、问号 
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2、感叹号 
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3、顿号 
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4、分号 
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5、冒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6、引号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7、括号 
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标点符号用法歌诀 - 内容六
标点符号顺口溜 
文章若要好,意明很重要。 
停顿分清楚,语气莫混淆。 
标点使用好,句顺意明了。 
小不点儿妙,此歌请记牢。 
引文特殊词,豆芽上下掀。 [ “ ” 引号 ] 
文中要注解,弯弯两半月。 [ ( ) 括号 ] 
意思还没完,六点紧相连。 [ ------- 省略号 ] 
转折或解释,一横添后边。 [ —— 破折号 ] 
起止与联系,短横插中间。 [ — 连接号 ] 
前后有分界,中间加圆点。 [  间隔号 ] 
书报和篇名,曲角镶边沿。 [ 《 》 书名号 ] 
特别强调处,圆点字下粘。 [  着重号 ] 
说完一句话,莫忘画小圈。 [ 。 句号 ] 
疑问与发问,耳下垂小圈。 [ ? 问号 ] 
句中有停顿,豆芽跟后边。 [ , 逗号 ] 
并列词语间,点上瓜子点。 [ 、 顿号 ] 
并列句子间,豆芽顶圆点。 [ ; 分号 ] 
总括与提示,点儿上下叠。 [ : 冒号 ] 
命令与欢呼,滴水下屋檐。 [ ! 感叹号 ] 
标点符号用法歌诀 - 内容七
标点符号歌 
  
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 
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 
意思说完用逗号,话说完了用句号, 
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 
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加引号, 
注释进层破折号,书文名称书名号, 
意思省略省略号,表示停顿用顿号。 
本文编号:240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xinhan/2401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