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欠发达乡村农民的城镇化意向
发布时间:2016-08-04 08:19
论文摘要 城镇化是我国,是可以接受的。
再次,青年人对于能进入城镇生活,是举双手赞成的,他们受教育、传媒的影响,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都与城里人大致相同,因此能够很快适应。
最后,进入城镇生活,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他们没有主动权,一切都是随着父母而定,再加上小孩子本身就活泼好动,适应环境的能力是极强的。
(四)养老问题
通过访谈得知,农民还担心在进入城镇化后,他们将怎样来养老?老人光靠自己的孩子来养老,也不现实,一方面从农村转到城市的生活压力加大;另一方面自身的积蓄在进入城镇生活之后,开销增大,得不到长期保障。中年人更是发愁,进入城镇生活,有的已是退休的年龄,再加上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找工作困难重重,生活都得不到基本保障,养老更是无从谈起。
(五)调查结论
大部分的农民是支持城镇化的,只有少数老年人、家庭妇女觉得在城镇生活不安心。但是对于即将到来的城镇化,不可避免地会有许多忧心的问题:如担心工作难找;担心养老问题等等。这其中最让他们担心的就是在房屋、土地的补偿过程中,自己的利益得不到公平、合理的对待。政府部门在处理此问题上如何承担起责任?因此,做好城镇化过程中的公平问题很重要,预先了解不同代表性的农民样本对城镇化的态度更是甚为重要。
四、欠发达乡村农民城镇化意向调查研究的思考
根据龟山子村农民的城镇化意向调查研究的分析结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改变村民忧虑的现状,使其坦然迎接即将到来的城镇化。
(一)维护社会稳定的政府部门
1.在解决农民在房屋、土地的补偿过程中,担心自己的利益得不到公平、合理的保障问题上,,村委会可以采取透明办公的方式,把每家每户所占的土地、房屋面积以及国家的补偿政策同时的在村里张贴公布,做到让老百姓心中有数。
2.负责该村城镇化房屋、土地补偿款发放的政府部门,可以为每家每户建立一个账户,直接把补偿款打到农民所持有的账户上,省去镇政府、村委会等各级中间部门,做到让老百姓放心、舒心。
3.政府部门更要在养老、医保、教育、就业等方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如举办由社区牵头,各部门配合的农民就业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帮助他们顺利地从农村过渡到城镇,完善劳动力市场;招纳社区工作者,凭借他们的专业知识,对农民从生活与心理方面进行介入,让农民不再惧怕进入城镇生活,并能顺利的适应。
(二)农民自身
1.要在社区各个部门的帮助与引导下尽量从心理上调节自己,努力接受即将到来的城镇化生活,从心理上认同自己的新身份。同时,更要学会提高自身素质,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适应并融入城镇生活。
2.农民要想更好的适应城镇化生活,应从提高认知水平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两个方面入手。一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量,重视实践经验的获得和间接经验的学习;二是要积极进行独立思考,可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成人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提升自己就业、创业的能力。
本文编号:835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ijiedaxue/835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