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大学论文 >

试论社会工作教育中的通识教育

发布时间:2016-08-04 08:38

  论文摘要 在里,如何开展社会工作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挑战。笔者曾在西北地区开展过有关“西部民族地区环保NGO生存现状调查”的社会工作实践活动,对此深有感触,如果没有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以及价值观念的了解,几乎很难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因此,为了使学生了解人类及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思考和批判的能力,应该开设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必要知识,这也是通识教育的基础部分。
  2.必要的工具知识和方法论知识。例如写作、应用数学、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文献检索、应用英语等知识,以提高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数量分析与计算能力能力以及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也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过去的专门技能已经普及到各种工作和生活领域,成为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技能的体现。
  3.实践性知识。主要指业务实习、社会调查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有助于独立解决问题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作为一名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在工作工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对案主所述情况进行真实性的还原和调查,从资料的搜索、收集、整理到分析,这都需要有专业的社会调查方法的支撑。除此之外,语言和文字的表达、礼仪常识等等也同样是社会工作教育中通识教育的范畴。

  四、总结

  育人是教育的基本功能。教育的实质与奥秘,就在于发掘和实现人的潜能,使人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这是狭隘的专业教育无法办到的。由此可知,,通识教育对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为了促进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在社会工作课程安排中充分考虑通识教育的课程和教育方式是非常必要的。把通识教育融入到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有效补充,是培养健全的社会工作的有效方式,是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开展的有效手段。因此在社会工作专业建设中应该把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通才教育适当融合,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促进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



本文编号:839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ijiedaxue/839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a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