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石河子大学校园文化环境优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16-08-04 08:46
论文摘要 本文基于对石河子大学各年级各专业学生的的关系,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及相关理论依据,分析了校园文化环境物质、精神、行为、制度四个层面的现状,并提出几点措施建议,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使其更好的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工作。
论文关键词 石河子大学 校园文化 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
按照汤耀灿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一书中的阐述,我们暂且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分为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宏观环境主要有:工作中起到一种纽带作用。通过调查,对学生所期待的校园文化活动的类型进行统计,其中学术知识型占14%,社会实践型占47%,文娱体育型占30.7%,其他类型占8.3%,其中社会实践型所占比例最大,可以看出同学们期望获得更多实际能力,与此同时,调查中显示出,文艺类的同学多数选择了文娱体育型活动,说明不同类型的学生需求不同,学校应该开展各类活动以满足各种专业的学生。
(四)校园制度文化环境分析
对于校园制度文化环境的现状分析,涉及两个题目,对于“您认为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行为规范对您的约束力怎样”的问题,有8.7%学生认为影响很大,应该放松,69%认为一般,可以接受,17%认为影响不大,5.3%认为没影响。在问题“您认为高校校园文化最好的发展平台是什么”中,选择竞争平台(各种比赛,考试)占13.0%,学生社团(组织,协会等)占42.0%,平面平台(书集报刊,BBS)占20.7%,社会平台(兼职、中介等)占24.3%。学生社团作为校园制度文化环境的重要提现者,其重要性清晰可见,学生希望学生社团发挥其在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在意见汇总时,有同学提出有效运用学生会、社团等学生团体联系学生;学校应加大对学生社团的扶持力度,不应让很多中小型社团活动流于形式化等。
四、校园文化环境的优化
(一)大方向不变,新举措不断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无论是哪个地区,哪所高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结合高校校园实际,与时代同步,在内容手段、方式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校园文化环境的优化具有整体性,持续性,收获良好效果。调查中,有部分学生提出:可开展一些“国学”活动,弘扬传统文化;举办具有实践性意义的文化活动;加强与兄弟学校间的互动交流等建议。使校园文化环境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下,既找准方向,又被广大师生喜闻乐见。
(二)军垦精神,特色活动
各个高校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历史传承不同,学校学科分布不同,在校学生的生活阅历,个人性格爱好也都不同,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异,各个高校应该利用好这些差异,坚持与时俱进与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自身特点,使校园文化环境的优化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更具有吸引力。
在调查中,多次有同学提到要树立自己学校的特色,石河子大学地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为唯一的兵团高校,军垦精神,军垦文化,在大学的传承仍有待加强。把开展读书、演讲、书法绘画、文艺创作、体育活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学校的特色活动,但特色并不仅仅是指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更应该深入理念层面,让学生得以认同。
(三)学生为主体,收获真佳绩
以学生为主体,除了让学生成为参与主体,在调查中,有同学具体指出,要以学生的需求为主体,值得我们深思。校园文化环境的优化离不开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激励学生的主体性,进行自我实现,通过各种学术性、知识性的社团活动和文娱活动,使学生能形成一种内在动力,,逐步实现自己确定的较远大的目标, 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和创造性,这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境界。
本文编号:841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ijiedaxue/8412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